第980章 訪查(第2頁)
好在也不需要人人都懂,有一部分人能懂就行,一般研究人員遇到問題知道用哪種數學方法解決就夠了。
華國人的基因很優秀,只要學習的人口基數夠大,會湧現出足夠的各類型人才,只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推動這些課本內容的普及。
在這個世界,曾凡最不缺乏的就是時間,他等得起!
格物院的設立只是曾凡眾多佈局中不起眼的一個,他當前最關注的除了自己的研究外,就是去南方考察的謝遷和兒子曾水。
他們一路南行,三個多月的時間抵達了寧波,此後一直停留在這裡,主要是考察這裡的市舶司貿易情況。
興盛於宋元時期的海上貿易,到了明代有日趨沒落的趨勢,主要原因就是明朝對外貿易有很大弊端,一直是朝廷主導的朝貢貿易形式,嚴格禁止民間商船下海。
朱棣登基後雖然有過鄭和七下西洋,那也完全是政府所主導,海外各國附隨寶舟赴京朝貢,那時候也是與海外各國的朝貢貿易的巔峰時期。
不過這種貿易方式有很大的弊端,外使來華的吃喝住行都是中央政府來負責,對於外使運來的商貨,政府往往以遠遠高於市場價格統一購買,高昂的價格加大了政府的財政壓力,隨著朝廷的財政日益窘迫,這種虧本的買賣也越來越沒有動力。
中央官員為了維護所謂天朝上國的尊嚴,死要面子活受罪,不想著調整貿易政策,而是想辦法限制周邊各國朝貢次數,限制貿易範圍,壓縮朝貢貨物的種類數量。
種種措施導致官方市舶司貿易越來越萎縮,曾經興盛四百多年的泉州市舶司在成化八年,也就是三十五年前撤銷遷往福州,泉州港從此一蹶不振,也標誌著對外海貿的徹底沒落。
朝貢貿易制度崩壞,而地方生產的絲織品、瓷器、茶葉等大量海外需求的商品仍然需要交易,於是各種民間的走私活動興盛起來。
明初期衛所制度剛剛建立,為了打擊海盜倭寇,海禁規矩森嚴,到了這個時期,衛所制度已經實行一百多年,諸多弊端顯現,早已不復當初情況,海禁制度已經名存實亡。
朝廷制度當然擋不住利益驅使,尤其是盛產茶葉、瓷器、紡織業發達的江南地區,半官方半私人,合法與不合法之間的海外貿易讓寧波市舶司取代廣州和泉州,成為大明最興盛的市舶司。
按照永樂年間規定,寧波市舶司只准許同日本進行朝貢貿易,可是船舶出海後,想去哪裡誰還管得著,市舶司的上下官員樂得多收商稅,也默契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