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心動Zzz 作品

第1066章 懸停實驗

別人看來驚歎不已、巨大無比碟形飛船,在馮倩的眼中,除了大點以外,功能方面只是差強人意。

 即便是採用了這個時代最強的集成電路芯片,使用了她專門設計的編程方式,編寫出在現在的人看來已經非常複雜的控制程序,飛船也只是實現了一些必要功能的自動化,駕駛員仍然需要完成許多複雜操作才能控制飛船飛行。

 為了完成火星飛船的建造,他們的團隊在伯克利的郊外選址,耗費一萬多噸鋼材,建造出一個體育館一樣的圓形穹頂建築。

 這棟比飛船稍大一號的建築直徑一百五十米,高度七十米,耗時將近半年建造完成,不得不承認,這個時代燈塔國的工人還是很有效率的。

 現在飛船完工,準備試飛之前,這棟耗費巨資建造的生產車間需要徹底拆除,這也是建造之前就考慮好的必要步驟,不然飛船都沒法飛出去。

 當初就是按照臨時建築設計建造,拆除起來也格外方便,只用了一個月,地面部分就徹底拆除了,地基、大部分的材料和設備都可以重複使用,後續建造第二艘就可以節省大量的成本和時間。

 飛船外形就是仿照曾凡當初的設計,底部是個巨大的半圓形,在建造的時候沒有支撐無法保持平衡,因此在球形底部安裝了六個直徑三米,高度五米的圓形支撐柱,托住整艘巨大的飛船。

 六根支撐柱已經先於外面的建築,提前拆除了。

 飛船內部對應六根支撐柱的位置,也各有一個相似的可以伸縮調整的支撐柱結構,用於飛船在其他地方降落時進行固定支撐。

 在飛船建造的後期,每安裝好一個內部支撐柱,就拆除一個外部柱子,由飛船自身支撐進行替換,六根支撐柱現在都是飛船自身的結構。

 這六根支撐柱不僅是飛船的支撐結構,內部中空的結構裡安裝了升降機構,也是人員進出的通道,只要有三根柱子就可以支撐起飛船的全部重量。

 如果達到設計指標,不需要支撐柱的情況下,飛船也可以靠自身動力系統,在地球上任何地點進行懸停,自由調整懸浮高度。

 那時候,這些隱藏的支撐柱只是用於人員進出的通道。

 一切準備就緒後,飛船進行試飛前的第一步就是懸停實驗,測試飛船的反重力系統能不能托起飛船,能不能保持平穩。

 按照他們編寫的駕駛手冊,火星飛船正常起飛需要至少五個人的團隊共同配合,一名主駕駛,一名隨時可以接替的副駕駛,負責動力系統操控,還要有至少一名設備工程師,監控飛船所有設備狀態,一名導航工程師,負責飛船信息管控,提供導航信息,與外部進行通訊聯絡等工作,最後還要有一個萬能替補,能隨時接替上面任何一個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