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圍獵的規矩1(第2頁)

 這個黑石溝是兩山之間夾著的一條溝壑,溝裡面分佈著大大小小黑灰色的花崗岩。這條溝壑大約寬300多米,長約1公里多。

 王大山小心翼翼地爬到溝壑一邊的山頭往下看去,雖然看的不是很清楚,但依然能夠看到不少野豬影影綽綽的在活動。

 嗬,野豬還真不少。

 只見將近40多萬平方米的溝壑裡,分佈著大大小小七八個野豬群,大的群有十來只的,小的群有四五隻的,反正這裡面100頭野豬應該是有了。

 此時是上午9點多,太陽很溫柔照射下來,野豬們已經覓完了食物,正在悠閒得曬太陽睡著覺。

 野豬是具有領地意識的群體動物,它們通常會在領地的中央排洩糞便,一個野豬的族群通常的活動範圍在8-12公里,一般情況下,野豬會通過爭鬥來互相驅逐。

 那麼為什麼黑石溝會有這麼多野豬聚集呢?

 因為秋冬是野豬繁殖的季節,公豬會通過釋放氣味和發出嗥叫聲來吸引母豬。如此多的野豬在這裡聚集,肯定有一頭野豬王級別級別的野豬存在。

 野豬王,總是能夠吸引更多的老母豬的。

 王大山暗暗的觀察著,又圍著黑石溝走了一圈,仔細琢磨著圍獵的策略。

 思索片刻,王大山已經有了眉目。

 他拿出幾根紅布條,在黑石溝外圍的山坡上,找了一些醒目的大樹,把紅布綁在了大樹上。

 可能有人會問了,為什麼要把紅布綁在大樹上,這又是什麼規矩?

 其實,這是大白山本地人圍獵的規矩。

 少量獵人結夥山上打獵,當然沒有那麼多規矩,見著什麼獵物什麼的打就行了。但如果是一群獵人上山圍獵,那就有圍獵的規矩。

 首先圍獵要遵循三條生態保護的規則,就是動物生育季節不打,幼嫩動物不打,三春草厚不打野物。

 這三條是要保護野生動物繁衍及生態持續,不準竭澤而漁、殺雞取卵。

 受儒釋道三家“仁義”“慈悲”“無為”觀念的影響,做事情要留有餘地。草木厚密時動物易藏不易發現,人穿行其中有較大的危險。

 其次,就是圍獵中的槍械管理的規矩。規矩中的第一條,上山下山時,槍口只能朝上,不得朝前朝後。第二條,未見獵物時,子彈不上膛,見了獵物才能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