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蠶土豆 作品

第五百一十九章 答案就在青竹上(第3頁)

 隋景澄一頭霧水,仍是使勁點頭。

 陳平安沒有著急將那根行山杖交給隋景澄,雙手手心輕輕抵住行山杖,仰頭望向天幕,“修行一事,除了抓機緣、得異寶和學習術法,觀人心細微處,更是修道,就是在磨礪道心。你修行無情之法,也可以以此砥礪心境,你感悟聖賢道理,更該知曉人心複雜。人身一座小天地,心思念頭最不定。此事開頭雖難,但是隻要迎難而上,僥倖成了,就像架起第二座長生橋,終生受益。”

 隋景澄看到那人只是抬頭望向夜幕。

 陳平安突然說道:“在去往綠鶯國的仙家渡口路上,關於隋家安危,你覺得有沒有什麼需要查漏補缺的事情?你如果想到了,可以說說看,不用擔心麻煩我。哪怕需要掉頭返回五陵國,也無所謂。”

 陳平安雙指併攏,在行山杖上兩處輕輕一敲,“做了圈定和切割後,就是一件事了,如何做到最好,首尾相顧,也是一種修行。從兩端延伸出去太遠的,未必能做好,那是人力有窮盡時,道理也是。”

 隋景澄想起登山之時他直言不諱的安排,她笑著搖搖頭,“前輩深思熟慮,連王鈍前輩都被囊括其中,我已經沒有想說的了。”

 陳平安擺擺手,“不用著急下定論,天底下沒有人有那萬無一失的萬全之策。你無須因為我如今修為高,就覺得我一定無錯。我如果是你隋景澄,身陷行亭之局,不談用心好壞,只說脫困一事,不會比你做得更對。”

 最後那人收回視線,眼神清澈望向她。

 隋景澄從未在任何一個男人眼中,看到如此明亮乾淨的光彩,他微笑道:“這一路大概還要走上一段時日,你與我說道理,我會聽。不管你有無道理,我都願意先聽一聽。若是有理,你就是對的,我會認錯。將來有機會,你就會知道,我是不是與你說了一些客氣話。”

 “那麼有我在,哪怕只有我一個人在,你就不可以說,天底下的所有道理,都在那些拳頭硬、道法高的人手中。如果有人這麼告訴你,天底下就是誰的拳頭硬誰有理,你別信他們。那是他們吃夠了苦頭,但是還沒吃飽。因為這種人,其實人生在世,被無數無形的規矩庇護而不自知。”

 “何況,我這樣人,還有很多,只是你還沒有遇到,或者早就遇到了,正因為他們的講理,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你才沒有感覺。”

 那人站起身,雙手拄在行山杖上,遠望山河,“我希望不管十年還是一百年之後,隋景澄都是那個能夠在行亭之中說我留下、願意將一件保命法寶穿在別人身上的隋景澄。人間燈火千萬盞,哪怕你將來成為了一位山上修士,再去俯瞰,一樣可以發現,哪怕它們單獨在一家一戶一屋一室當中,會顯得光亮細微,可一旦家家戶戶皆點燈,那就是人間星河的壯觀畫面。我們如今人間有那修道之人,有那麼多的凡俗夫子,就是靠著這些不起眼的燈火盞盞,才能從大街小巷、鄉野市井、書香門第、豪門宅邸、王侯之家、山上仙府,從這一處處高低不一的地方,湧現出一位又一位的真正強者,以出拳出劍和那蘊含浩正氣的真正道理,在前方為後人開道,默默庇護著無數的弱者,所以我們才能一路蹣跚走到今天的。”

 那人轉過頭,笑道:“就說你我,當個聰明人和壞人,難嗎?我看不難,難在什麼地方?是難在我們知道了人心險惡,還願意當個需要為心中道理付出代價的好人。”

 隋景澄滿臉通紅,“前輩,我還不算,差得很遠!”

 那人眯眼而笑,“嗯,這個馬屁,我接受。”

 隋景澄愕然。

 那人繼續眺望遠方夜幕,下巴擱在雙手手背上,輕聲笑道:“你也幫我解開了一個心結,我得謝謝你,那就是學會了怎麼跟漂亮女人相處,所以下一次我再去那劍氣長城,就更加理直氣壯了。因為天底下好看的姑娘,我見過不少了,不會覺得多看她們一眼就要心虛。嗯,這也算是修心有成了。”

 隋景澄猶豫了一下,還是覺得應該說些忠言逆耳的言語,怯生生道:“前輩,這種話,放在心裡就好,可千萬別與心愛女子直說,不討喜的。”

 那人轉過頭,疑惑道:“不能說?”

 隋景澄使勁點頭,斬釘截鐵道:“不能說!”

 那人揉著下巴,似乎有些糾結。

 隋景澄神色開朗,“前輩,我也算好看的女子之一,對吧?”

 那人沒有轉頭,應該是心情不錯,破天荒打趣道:“休要壞我大道。”

 隋景澄不敢得寸進尺。

 可對於自己成為十數國版圖上的“隋家玉人”,與那其餘三位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並列,她身為女子,終究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她心絃鬆懈,便有些犯困,搖了搖頭,開始伸手烤火取暖,片刻之後,回頭望去,那根行山杖依舊在原地,那一襲青衫卻開始緩緩走樁練拳?

 隋景澄揉了揉眼睛,問道:“到了那座傳說中的仙家渡口後,前輩會一起返回南邊的骸骨灘嗎?”

 那人出拳不停,搖頭道:“不會,所以在渡船上,你自己要多加小心,當然,我會盡量讓你少些意外,可是修行之路,還是要靠自己去走。”

 隋景澄欲言又止。

 那人說道:“行山杖一物,與你性命,如果一定要做取捨,不用猶豫,命重要。”

 隋景澄無奈道:“前輩你是什麼都知道嗎?”

 那人想了想,隨口問道:“你今年三十幾了?”

 隋景澄啞口無言,悶悶轉過頭,將幾根枯枝一股腦兒丟入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