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伐方略(下)(第2頁)
眾人聞言不住點頭,均想雍涼二州精兵合計不下四萬,再加上楊清、關興、魏延三人俱是當世名將,縱然來犯魏軍的兵力勝過他們一倍,二州也有一戰之力。
更何況還有數萬羌胡兵馬可以徵召,儘管危難之際彼輩對漢室的忠誠不能完全放心,但總歸算是一股不小的助力,魏軍想啃下這塊硬骨頭非得花大力氣不可。
楊清接著說道:“至於進犯漢中的敵軍,應對起來也無大的問題。眼下儻駱道北口武功、褒斜道北口郿城、陳倉道北口陳倉俱在我們手中,魏軍攻打漢中惟有子午道、東漢水兩個方向,是以我漢中王師主力可側重於東面,憑藉險要地形和關隘抵擋。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咱們從漢中出師北伐糧草轉運多有受限,但老子曾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世間萬事萬物皆是陰陽輪轉、禍福替換的,魏軍南攻漢中自然也要被崎嶇難走的蜀道所制約。
因此只要我軍加強興勢山、黃金水、上庸等關隘的防守,定能禦敵於國門之外。
當然為了保險起見,清以為可在城固、沔陽兩縣擇一險要築城修寨,作為第二道防線,以策萬全,防止出現不可預料的意外。
丞相、諸君,以上就是清對防守方略的一點愚見,淺薄得很,還望公等莫要取笑啊。”
“兄長的防守方略不僅鞭辟入裡,而且全面細緻,如果這都叫愚見,世上就沒有精妙絕倫的計策了。兄長,你實在是過於謙虛了。”關興笑著恭維道。
楊儀也稱讚道:“是啊明之,汝這番應對方略把魏賊算得死死的,足以稱得上是上上之策,比某些顧頭不顧尾的方略強太多了。”說罷,朝斜對面的魏延輕蔑一笑。
魏延知道楊儀這是在嘲諷自己只知道向前進攻卻忘記了防守後路,心下雖然火冒三丈,但礙於剛才諸葛亮所言和楊清的面子,終是忍住了發作回去的念頭。
楊清擺手謙道:“威公謬讚,其實最好的防守是進攻,深入魏國腹地也是一記防守的妙招,只守不攻被動挨打並非最高明的防守策略,有攻有守、攻守兼備方為上計。”
“嗯,最好的防守是進攻,明之這番話可謂是道盡了兵家至理,”諸葛亮頷首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