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漢中家底(第3頁)
田曹掾何韞趕緊起身稟道:「回府君,漢中有田六萬頃,去年產糧近一千七百萬石,入得官倉約有五十六萬石。」
好傢伙,糧谷產量真是不少,比南中那幾個郡多太多了。
楊清前兩日看過前幾年的文書檔案,知道這幾年漢中是風調雨順,又兼河流眾多、灌溉方便,因此是年年豐收,特別是這三年由於曲轅犁和翻車的推行,糧食產量每年都有增加。
「其中上田、中田、下田各有幾何?」楊清接著問道。
當前畝產四石以上為上等田地,三石左右為中等田地,下等田地只產一石。
何韞想了想,回道:「稟府君,漢中有上田兩萬四千餘頃,中田兩萬餘頃,下田一萬六千餘頃。」
看來漢中果然是土地肥沃的寶地,上田數量確實不少啊。
何韞身材有些肥大,站了一會兒已是大汗淋漓,楊清趕緊讓他坐了下來。
「嗯,好啊,漢中不愧是昔日高祖因之以成帝業的地方,有這等寶地是漢室之福也,我等代天子牧守於此,真是攤上美差了。」楊清笑道。
馮憲附和道:「府君說的極是,我等在此為官總是比那些窮鄉僻壤輕鬆了些。」
「輕鬆是好事,但也不可心生懈怠,我們做的不足之處尚有許多啊。」楊清告誡道。
輕鬆?以後怕是輕鬆不起來了,明年,不,從現在開始漢中恐怕將會成為全國最忙最累的地方。
「謹遵府君教誨。」
眾人表完態後,楊清又看向右手邊一位三十來歲的儒雅文士說道:「鄭曹掾,漢中的水利礦產是什麼情況?」
水曹掾鄭修回道:「稟府君,漢中境內大小河流眾多,有沔水、嘉陵水、褒水、黃金水……」
過了大半日眾人這才各自散去,楊清不動則已、一動驚人,第一次議事就讓眾官吏見到了自己細緻嚴謹、一絲不苟的作風。
今天他主要對漢中的人口戶數、糧谷收支、水利礦產等情況摸了個底,結合之前閱覽檔案所得,他總算能對漢中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數了。
之後施政從何處著手他心中也有了個計較,而且通過這次議事,對手下主要官吏的能力和品性也有了個大概的瞭解,日後如何用人就有了底了。
接下來就該讓漢中的官吏和百姓見見自己的手斷了,當然在這之前他還得先行處理好與魏延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