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中郎將 作品

第四百四十八章 聲北擊東(第3頁)

 三人從官職來說,秦基只是個偏將軍,官位自然最低,至於郭淮與費曜論及官位其實相當,但曹真考慮到郭淮久在關中,更加熟悉關中的地理風物,故而將這上萬魏軍指揮大權交給了郭淮。

 費曜心胸開闊,對此倒是並無芥蒂,抱拳道:“是啊,後面之事就由郭使君做主了。”

 “好,那郭某就不客氣了。”

 郭淮也不拖泥帶水,直接說道:“大將軍早就料到我等撤離之後,趙雲不但會攻佔城池,而且還會領兵緊追,果然不出大將軍所料,據探馬回報,趙雲已率軍追至了郿城。

 是以我等必須立即撤出武功趕回長安解圍,此時天色已晚,我等明日一早就領兵出發,先往渭水趕去,做出一副北渡渭水前往安陵的假象,待蜀軍上當後就折而向東,馬不停蹄地趕回長安。”

 “好,就這麼辦。”費曜頷首道。

 秦基也點了點頭,大笑道:“哈哈,蜀軍絕對想不到,我等會不去安陵增援大將軍,反而先去長安解圍。”

 原來曹真明白若是郭淮等人直接領兵殺向安陵的話,不僅趙雲會領兵銜尾追擊,就是諸葛亮也定會派兵阻攔,行那圍城打援之事。

 故而他放棄了讓郭淮等人直接趕至安陵增援的想法,轉而讓他們回師長安,先將長安之圍解除,然後再去安陵與他內外夾擊漢軍。

 在他想來這樣進兵的好處有三,一來可以避免援軍還未趕到安陵就被漢軍殲滅,二來長安乃是關中根本,久被圍困,對民心士氣很大,必須儘快解圍。

 三來長安距安陵只有數十里,郭淮等人背靠長安來援比從渭水北上更加穩當,而且一旦事又不順,他也可在郭淮等人的接應下領兵撤回長安。

 是以曹真定下了這條聲北擊東之計,準備與漢軍做殊死一搏。

 翌日清晨,郭淮、費曜、秦基三人就領著上萬兵馬向渭水進發,此時趙雲離他們還有近百里,得知魏軍北上後,一面派快馬飛報諸葛亮、楊清,一面領著眾漢兵疾速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