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漢相(二)(第3頁)
四張矮桌兩兩相對,隨著侍女擺好飯菜,也不遵循食不言、寢不語的古禮,一家人坐下邊吃邊聊起來。
“細君,城外莊園收拾的如何了?”諸葛亮一邊給黃月英夾肉,一邊問道。
“阿郎且放心,莊園那邊都收拾好了,農田也修整完畢,只待入冬就可以種桑了,耽誤不了丞相你表率士民。”
“細君出面,當是放心。”諸葛亮不著痕跡地誇讚了自家夫人一句,然後又問道:“我的那些機關器械可有進展?”
“其他還無進展,不過連弩按照阿郎你的心思已經做了出來,我又想方設法改進了一番,現在離目標又進了一步。”
“甚好,甚好。”諸葛亮讚了兩句,又給黃月英夾了一塊魚肉:“辛苦細君了,亮感激不盡。”
黃月英哼了一聲,也夾了一塊魚肉過去:“阿郎知道就好。”
下首諸葛喬兄妹看著父母當眾秀恩愛,也是忍不住地偷笑,黃月英見被孩子們取笑不由地白了諸葛亮一眼,可自家夫君怎麼好似沒看見一般開始自顧自地吃了起來。
黃月英見氣氛有些尷尬,又說起了這些日子在陳家村中的見聞,諸葛亮聽得很認真,詳細地問起了村中百姓的生活和官吏執法等情況,諸葛夫人都一一作答。她知道自己夫君現在身擔重任、大權在握,旁人攝於威嚴多半不會將下面的事說得這麼真實、詳盡,而他事務繁忙不能向以前在隆中時與鄉民打成一遍,自己的見聞可以作為另一種消息渠道供阿郎他採納決策。
說到陳家村發生的命案,黃月英將遇著的年輕人楊清破案的前後經過都講了出來,諸葛果也在旁作了補充。黃月英自不是現在就向諸葛亮舉薦楊清,她只是先將楊清的表現道出留個印象,至於其人才能如何,自家夫君自會判斷。
聽到楊清精妙的推理過程,諸葛亮尚還未有任何表示,諸葛喬已忍不住讚了出來。
“妙啊。母親,果兒,可惜我未曾與你們一起去城外,不然也能目睹破案的過程。”
“大人,這位楊郎君真可謂是觀察入微、聰明過人啊!”
諸葛亮微微笑了笑:“不錯,此子確有幾分才智,在刑獄一道上頗有天分,就是不知是否還有其他本事。”
諸葛亮也不禁對楊清敏捷過人的機智感到欣賞,刑法之道是自己執政安民的重要手段,入蜀之初為整頓法紀也與孝直他們共作《蜀科》,以此糾正劉璋時期法紀鬆弛、豪強多為不法的弊端。只是如今國家最需要的是在軍政謀略方面有大才的人,楊清此人就如細君所說那般還得再觀察一番。
“就勞細君費心,對此子多多留意一二。”
“你我夫妻一體,何須多言。”
兩人眉目相對,心意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