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墨 作品

第383章 敬酒不同客人(第2頁)

 

    馮正明微笑說“崔師伯不愧是有名的活菜譜,我只是在煮大腸頭的時候用了一些小技巧,沒想到被崔師伯給吃出來了。”
 

    崔老師傅笑呵呵說“今天要恭喜老顏,也要恭喜正明終於正式出師。”
 

    蘇老師傅則點評了匯泉樓最後給上的銀絲捲。
 

    馮正明恭恭敬敬地回應“師父放心,我一定會謹記您的教誨,不會急於收徒,會繼續多看多學,為我們魯菜的傳承和發揚儘自己一份力。”
 

    蘇老師傅說“哈哈哈,不用這麼說,其實我們不用去比較,油旋和銀絲捲各有各的特點,要發展我們的魯菜,就是要有各自的特色才行。”
 

    這一招馮正明是經過了好一番的研究。
 

    馮正明自然是明白,孫老師傅的這話是認可了自己燒菜上的一些調整。
 

    這樣在煮制大腸頭的過程中,蔥香味會從內向外釋放,滲入到大腸頭當中去。
 

    從各方面來說,馮正明這個徒弟真的可以視為師父的驕傲。
 

    最後是孫老師傅點出“正明你們的燒菜,不用一定要遵循魯菜的規矩,現在南方的一些調料也進入我們這邊,適當添加一些其他地方的調料,融合不同地區味道,才能讓燒菜做得更有滋有味,一定不要有地域界限。”
 

    馮正明也讓服務人員給自己拿來酒杯,親自給老師傅們和烹飪協會的人倒上酒。
 

    “師伯師叔,你們對今天的菜還有什麼意見,還請提出來,我們之後肯定會進行改正的。”
 

    只是這一招算是馮正明的絕招了,連後廚一些廚師可能都不瞭解。
 

    “正明你去年去聚賓園比試的時候,當時你爆菜做起來已經是很好,但還有一定的小瑕疵,今天你的爆菜確實做的更好了,看得出來這一年裡,你勺功再次獲得提升。
 

    今天這麼多桌,你還能應付的這麼好,爆菜每一道都做的很有水準,讓我有些驚訝。”
 

    而且他還發現,和大腸頭一起煮過的大蔥,後續用來燒菜或者是燉海參,也可以給海參增加一份獨特的油脂香味。
 

    不過馮正明這次在匯泉樓做的燒菜,開始在其中加入一些辣椒,味型上也做了一些調整。
 

    尤其是融合了南方一些醬料,讓匯泉樓燒菜味道更加複合。
 

    鹹香依舊是燒菜的底味,在底味的基礎上,利用不同地區的醬料更好調味,調和出多種不同味道來,這也屬於燒菜獨有的一種魅力。
 

    孫老師傅今天在匯泉樓,通過品嚐馮正明大膽融合,也獲得不少新的靈感。
 

    在孫老師傅看來,南北味道上融合,是燒菜的一個大趨勢。
 

    馮正明認真說“謝謝孫師叔的肯定,我們也會更多研究,爭取調和出更好味道。”
 

    老師傅們評價過後,李志峰他們烹飪協會幾位倒也沒有過多的意見。
 

    畢竟在老師傅們的面前,李志峰他們也都是晚輩了。
 

    李志峰最後也是對馮正明提醒“有空去一趟烹飪協會,辦理一下手續,之後可能一些評級的工作,也需要你的參與了。”
 

    馮正明微笑回應“謝謝李會長,我會抽空去辦理手續,有需要我參加評級工作,我一定去。”
 

    和老師傅們以及烹飪協會眾人聊完,馮正明又去其他的包間,分別向親朋好友們敬酒。
 

    大家對匯泉樓重新營業後的菜和服務都是讚不絕口。
 

    像是受到邀請來的陶家人,以及陳思復一家人更是都覺得匯泉樓現在的變化,應該更加符合時代的發展需要。
 

    陶家陶夢冉的父親稱讚道“小馮看來你們是做了不少的改變,不單單是菜做的更好,你們的服務也更好了,真是一下子和不少餐館、酒樓拉開距離。”
 

    馮正明舉起酒杯,單獨敬了陶父一杯酒說“謝謝陶伯伯的誇獎。”
 

    陶夢冉母親也是對酒樓的服務和佈置感到很滿意。
 

    “小馮你們這每一個包間也是很有特色,都是我們省裡各地古地名啊,而且房間裡面還掛著各地有代表的風景,坐在這裡吃飯,看到那麼漂亮的照片,還真是讓人覺得舒服。”
 

    馮正明說“伯母如果喜歡,以後可以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