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647章 一行測地(第2頁)
“唐玄宗時期,一行組織太史監的太史分成十三隊,去往大唐國土緯度不同的地點,約定好同一天測量正午的太陽高度角。負責測量的人員最南到了如今交趾國林邑,最北出塞到了鐵勒回紇部,光是路上的用時就預計了半年多,最後彙總數字並算出正午時分同一條經線上的兩地太陽高度角相差一度,兩地的南北距離就約差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這個數字約為一百多年後阿拉伯天文學家花拉子米測算數字的九成,雖兩數之間有誤差,但的確是一次史有明載的大規模測量活動。”
葉晝則雖然知道一行是個精通天文地理的名僧,但是卻也沒讀過一行測地的具體內容,此時驚訝之餘也不禁對王文龍的知識儲量感到佩服,悄悄對王文龍豎大拇指。
楊廷筠同樣是滿臉驚訝,本來就是因為喜好天文學而信奉的天主教,他心中為自己居然不知道中國歷史上有這麼個如此偉大的科學家而感到羞愧,暗想自己回去也要找來一行的相關記載仔細閱讀。
金尼閣聽完王文龍的話也不禁吃驚,然後便誇獎說道:“能在唐代就組織這樣大規模的天文測量,當時的學者真是了不起。”
金尼閣對於一行測地的驚訝主要來自於得知在將近一千年前就有國家組織的如此大規模科研活動。
近代以前,世界各地就沒有一個政權能和中原王朝比拼政府組織力的,在別的地方測量子午線這種研究一般都是個人行為,而在中原王朝,僧一行則是直接派出了十三個團隊奔赴全國各地。
別以為這是在浪費人力,花拉子米等人只在兩地之間進行不同維度的子午線測量,取來的數據都是孤證,他們所算出的數據能夠使用的前提必須是預設地球是圓的。但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沒有人能夠證明地球是圓的,所以花拉子米自己都不能確定自己測量的數據能否在幼發拉底河平原以外的地區使用。
一行測地派出的人員遍佈全國十三個地點,算出的數據之間可以互相左證,如此方能保證他所算出的高度角和緯度關係之比可以適用於大唐的全境。
講完一行測地的故事反駁金尼閣之後,王文龍並不打算就此打住。
王文龍笑著問道:“四表剛才的話中似乎以為歐洲人的宗教觀比之中華文明的宗教觀更加優秀?”
金尼閣解釋道:“我並非貶低中華文明,但若只論宗教,我敢說歐洲是勝過如今的大明的。大明流行的佛道二教神靈體系含混不清、哲學論述故作神秘,全然便是一種迷信,其信徒也毫無組織,佛道都成為宗教人員斂財的工具,這比起我們聖教實在是相差太多。哪怕我之前對於中華文明科學創新能力的論斷有錯,但在這點上,我依舊堅持我的主張。”
王文龍點點頭,繼續問道:“是以四表以為歐洲的天主教比起大明的宗教,最大的好處便是統一了?”
葉晝則雖然知道一行是個精通天文地理的名僧,但是卻也沒讀過一行測地的具體內容,此時驚訝之餘也不禁對王文龍的知識儲量感到佩服,悄悄對王文龍豎大拇指。
楊廷筠同樣是滿臉驚訝,本來就是因為喜好天文學而信奉的天主教,他心中為自己居然不知道中國歷史上有這麼個如此偉大的科學家而感到羞愧,暗想自己回去也要找來一行的相關記載仔細閱讀。
金尼閣聽完王文龍的話也不禁吃驚,然後便誇獎說道:“能在唐代就組織這樣大規模的天文測量,當時的學者真是了不起。”
金尼閣對於一行測地的驚訝主要來自於得知在將近一千年前就有國家組織的如此大規模科研活動。
近代以前,世界各地就沒有一個政權能和中原王朝比拼政府組織力的,在別的地方測量子午線這種研究一般都是個人行為,而在中原王朝,僧一行則是直接派出了十三個團隊奔赴全國各地。
別以為這是在浪費人力,花拉子米等人只在兩地之間進行不同維度的子午線測量,取來的數據都是孤證,他們所算出的數據能夠使用的前提必須是預設地球是圓的。但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沒有人能夠證明地球是圓的,所以花拉子米自己都不能確定自己測量的數據能否在幼發拉底河平原以外的地區使用。
一行測地派出的人員遍佈全國十三個地點,算出的數據之間可以互相左證,如此方能保證他所算出的高度角和緯度關係之比可以適用於大唐的全境。
講完一行測地的故事反駁金尼閣之後,王文龍並不打算就此打住。
王文龍笑著問道:“四表剛才的話中似乎以為歐洲人的宗教觀比之中華文明的宗教觀更加優秀?”
金尼閣解釋道:“我並非貶低中華文明,但若只論宗教,我敢說歐洲是勝過如今的大明的。大明流行的佛道二教神靈體系含混不清、哲學論述故作神秘,全然便是一種迷信,其信徒也毫無組織,佛道都成為宗教人員斂財的工具,這比起我們聖教實在是相差太多。哪怕我之前對於中華文明科學創新能力的論斷有錯,但在這點上,我依舊堅持我的主張。”
王文龍點點頭,繼續問道:“是以四表以為歐洲的天主教比起大明的宗教,最大的好處便是統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