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682章 考古和道德(第3頁)

 “這位先生說錯了。”見王文龍站起身反駁董其昌暗暗擦了擦汗,總算有人能幫他說話了。

 “建陽先生有何意見?”

 王文龍道:“古代墳墓之所以不該去動,是因為長久的封閉使得墳墓之中不見水和空氣,乃處於一種平衡狀態,墓中屍骨與陪葬器物都能安然保存,後人若是加以擾動,則陪葬器將化為灰飛,屍骨也即會朽爛。”

 他停頓了一下,見眾人都點頭表示聽懂,這才繼續說:

 “保護性發掘的前提是墳墓產生了破孔破洞,或是人為或是天災,在此情況下,外界的陽光空氣甚至雨水、蛇鼠都會進入墓室之中,墓中的器物全將化為黃土:絲織品腐爛、陶器碎裂、墓中主人也將立時腐爛。這種情況下若是後人有敬愛先人之心,自然該請出屍骨重新裝槨、研究隨葬品、尋訪先人技藝。難道該不管不顧任由墓穴之中精美的陪葬器化成泥土,古人屍骸也由他被蛇蟲鼠蟻吞噬嗎?”

 能參加這次會議的不少都是金石學愛好者,原本就是站在甲骨文研究會這一邊。

 不少人之前對於保護性發掘的意義還了解的不太清楚。此時聽到王文龍一說才明白。

 有人點頭道:“原來如此,發掘古墓是為了讓先人的遺物不會爛在泥土之中。”

 “怪不得叫保護性發掘,目的是保護,另外還有發掘的意義,這是今古兩相全之法了。”

 但還是有一些比較保守的人士依舊搖頭:“那便讓它爛在泥土裡,人死之後開關見骨,無人性也!難道為了我等後人研究古人文化,就要使得古人屍骨顏面無存嗎?”

 對於這個說法,贊同者居然還頗不少。

 王文龍也是無奈,一直到他穿越的前世,資訊發達還有不少人堅持認為考古和盜墓沒有區別,更別說在此時,他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說服所有人,只要讓其中大部分人能夠接受保護性挖掘的做法就已經算不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