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238章 即視感(第2頁)
王文龍點頭,福建比較方便種地的地方就是福州,漳州,泉州,莆田,四大平原,此時八閩百姓對於良田的渴求是刻在骨子裡的。
後世歷史之中臺灣開發其實是福建民間長達三百年前赴後繼積累後的基礎,清代光緒年間福建人口才兩千多萬,而臺灣人口就有三百萬,幾乎都是百多年裡移民過去的後代。
且明清兩代開墾臺灣土地的大量投入更也是從福建民間籌集的,投資的原因也很簡單,歷史記載晚清時臺灣“晚稻豐稔,資贍內地,是以戶鮮蓋藏”臺灣的大地主家裡糧倉都沒多少糧食,因為生產出來的糧食大多數用作商品糧賣往福建。
晚清時福建人對於臺灣幾代人的開墾已經有了極大收穫,臺灣被建立成福建的糧倉,滋養著福建百姓。
而甲午之後臺灣被侵佔等於直接把福建民間三百年積累的心血剜了出去,帶來的影響遠遠不是歷史書上寥寥幾個字可以概括的。
當時不光福建民間許多商人、宗族資金鍊直接斷裂,更關鍵是使得福建全省糧食都無法自給。
光緒年間福建人口兩千六百八十萬,到了解放前福建只剩下一千一百萬只有光緒年間人口的四成,要知道甲午海戰到解放之間也才隔了不到五十年。
原因是福建的糧食供應本就緊張,又失去了臺灣島這麼一個經營三百年的糧食基地,福建百姓不想餓死只能下南洋討生活。
清代之前福建人的確愛出海做生意,但是移民的習慣遠遠沒有那麼強,例如同為八閩文化影響的臺灣就沒有像福建沿海這麼大比例的移民,福建這種移民習俗最早不是什麼文化習慣,就是被逼出來的。
進了城門,王文龍等人先找到驛站把女眷安頓好,接著王文龍就前往城中的三一教堂。
王文龍來到教堂中時就見這裡儼然是一片大工地,盧文輝親自監督著一群教徒在那兒砸石頭,混三合土。
王文龍走上前便笑道“夏教是要在此起一間大寺廟了。”
盧文輝回頭見到王文龍,頗為高興,笑著說道“這島上風太大了,原本想搭個茅草屋應付,沒想過不了幾天屋頂草苫就被吹飛,乾脆在此建上一間磚石寺院。”
廈門島在海上,平常風就不小,傳到後世的古建築都是紅磚古厝,哪怕從唐朝就建立的廈門南普陀寺主要建築也是磚石加木構,單純的木建築根本扛不住風。
王文龍看著這大工地的場面,問盧文輝說“三一教上島開闢的怎麼樣有沒有遇到困難”
盧文輝笑著道“建不若先帶你去廟裡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