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380章 掀起訓詁學風潮(第2頁)
陳元藻是吃過苦受過罪的讀書人,太瞭解窮苦文人的想法了。周汝登說的那些什麼儒家學派之間的思想鬥爭固然深刻,但是離大多數考舉人都有困難的讀書人太遠,而這些讀書人才是真正的理學根基。
無論周汝登再怎麼想改革儒學,只要四書五經還是科舉的要求範本,那麼理學就不會倒。想要把王文龍的思想傳入這些人心中,用傳教方法是不可能的,只有靠因勢利導。
要讓更多人去看訓詁學方法論,與其討論學術理論,還不如直接告訴他們這本書就是工具書,讀了就能找到工作讀了就能掙錢
不少底層文人看到陳元藻的文章之後還真專門去買了訓詁學方法論來研究。
他們的目的也不是為了什麼攻擊程朱理學,而是有訓詁學功底的書生自然會有不少高門大戶願意找他們當卿客幕僚,這書若能教會他們做訓詁,是真能解決工作問題。
而發陳元藻文章的報紙也是一份面向窮苦文人的小報,售價都比其他報紙要便宜十文錢,陳元藻的文章十分符合他們的調性,刊登之後果真反響不錯。
陳元藻因此也得到了稿費,王文龍更是因此書籍多了近百部的銷量,大家都開心。
對王文龍訓詁學方法論的傳播起到更大推動力的則是東林大佬丁元薦的評論
“此書真正打破小學為經學附庸之觀念,訓詁學從此真成一家也。王建陽此書可謂石破天驚,此道可謂高屋建瓴,此人亦是膽識過人、慧眼獨具,開宗立派之大名傳揚不在今日,而將千古也”
作為考據學的研究者,丁元薦一年前看到尚書古文疏證和文字斷代學講義就已到處去推薦,但那兩本書都還只是講考據學的一個方面,甚至其中使用的一些理論放到後世都已經頗為陳舊。
而訓詁學方法論則直接是一本後世大學裡都在使用的教科書,這部書突然出現在丁元薦面前,幾乎就相當於在古人面前放了一部智能機,丁元薦看了此書整整三晝夜,覺都沒睡,腦子嗡嗡的,後勁十足。
丁元薦作為東林黨大佬在此時江南文壇之中的影響力非常恐怖。
這時的東林黨正處在名聲最佳的階段東林書院剛剛建立,東林黨人漸漸掌握朝堂輿論,同時又還沒有掌握朝局中央,也就沒機會有什麼抽象操作。
此時別說文人了,就是普通百姓都以為東林黨人是大明天下的救星,丁元薦等人跑到東林書院去開一場會講到場聽講的人數動輒一兩千,東林書院外頭都站不下人。
而此時的丁元薦對訓詁學方法論如此之推薦,瞬間就使得此書在江南賣到脫銷。
如今但凡有讀書人集會,總要拿出此書的內容來談論兩句,廣大學子們哪怕是為了跟上潮流也得買一套回家湊面子,實在是家中窮困的就一起湊錢拼著買一套輪流看。
原本敦古齋以為王文龍的這套書題材艱澀,能夠賣出個一千套就了不得了,還是考慮到王文龍的名氣這才將第一版的印數加到了兩千套,因為印數不高,又採用套色印刷以及插入大量的甲骨圖片,所以成本其實也不算低,一套油印書籍的出廠價就開到了二兩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