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黃葉 作品

第499章 庶民時代的先聲(第2頁)

 

王文龍早就知道場下眾人會有如此的議論,靜靜等待他們議論結束,然後才朗聲說道:“是以孔聖人說的話沒錯,春秋之時的耕種技術如此落後,一個農人哪怕不經教學,自己看看也能學會,以樊遲之人才,去學農圃之事真就是浪費了人物。”

 

“但大家想想如今的農耕可還是那時的水平?如何育種,如何施肥,如何犁田,如何澆水,如何收穫,哪一步不是有著高深學問?便是飽學之士,也需費一番功夫才能學到精通。”

 

“孔聖人當年因為那時的耕種簡單,所以讓弟子們不需費心去學習這簡單的本領,乃是讓學生將心思用在真正本事之上的意思。而如今之耕種已然成為複雜學問,非是用心學習不可得,如此一來,反而是用心鑽研耕種之法者才符合孔聖人當年所倡導的精神了。”

 

王文龍這一番話講的場下眾人紛紛點頭。

 

小手工業者或許還聽不出王文龍這話裡頭的玄機,只是覺得王文龍的言語把農業工業技術提高到了很值得重視的水平,讓他們覺得十分受用。而在場的一些儒門中人,則不禁對王文龍的說法感到驚訝。

 

其實和王文龍所說不同,儒家真就一向是鄙視農工賤業的,孟子言:“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孟子一直鼓勵自己的弟子去做勞心者,而不要做勞力之事。現在王文龍居然能把孔子的這番話掰到支持學子學習農工技術的方向,這個拉扯能力著實可以。

 

不過這些儒生也只是在心中一笑,能夠想到這一層的儒者大都明白董仲舒以後的經典解析方式多半是拿著古代聖賢的話去闡述自己的理論,比的就是一個誰能把自己的道理用聖賢的話圓的清楚,所謂“六經注我”,而王文龍的這一段闡述,並不違反理學等現在主流的儒家思想,並沒有值得抨擊的點,什麼年代了。

 

李化龍那麼有名的大官,不照樣是學習軍事水利等等技術嗎?而且還因為他對水利的見解獨到而頗受天下人讚譽。

 

這時哪怕最守舊的儒生也不會覺得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才是儒者應該追求的境界。

 

這時就聽王文龍繼續說:“既然孔聖人已經將話說得如此清楚,那麼我也有底氣來想想今日之儒者該學些什麼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