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儒教傳播
王文龍想要給瑪拉達魯傳的其實就是儒教。
儒家本身是一種哲學體系以及統治思想,但是這種思想是根植於中華土地上的想要到別的地區去結合常常會碰上水土不服的問題,所以在越南和朝鮮等地吸收儒家思想時,往往將之規範成一套包含了禮儀、思想、行為的類似宗教的東西,稱之為“儒教”。這套東西對於中國人來說雖然有些彆扭,但是卻是儒家思想對外傳播極方便的途徑,先不追求當地人相信和理解,而是先讓他們學起來,只要學起來開始同化,以後慢慢理解也就方便了。
王文龍胡謅道:“這儒門五大道理乃是信教中人必須要明白的,若是明白就能夠興旺發達,若是做不到就會招來災禍。”
他道:“第一叫做仁:以後你對待社中的百姓必須要心存善意,對外也不允許坑害,要以良善之心對待任何人,能否遵守?”
瑪拉達魯想了想,點頭道:“可以遵守。”
王文龍又說:“第二叫做義,漢人和你們蕭壠社之間友好相處,遇到了問題彼此互相幫助,這可否做到?”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瑪拉達魯非常爽利的回答。
王文龍點頭:“第三叫做禮:以後蕭壠社和大員港之間就是朋友,要守朋友之禮,臺灣島若成了大明的一部分,你們也要守君臣之禮,比如遇到有紅毛人攻擊大員港,你們要幫助大員港中的漢人,若遇到紅毛人欺負你們,大員港上的人也按照禮法要來幫你們,這道理你們能否記下?”
“記得的。”瑪拉達魯再次點頭。
“第四叫做智,作為一社的首領,全社人之身家性命都抄於你手中,你必須要決斷明白,不能夠被人矇騙,如此社中百姓才能夠有好日子。”
“第五叫做信,作為一社的首領,說話要算話,這樣其他勢力才會安心和你合作,你們的蕭壠社也才能興旺發達。”
瑪拉達魯畢竟是部落首領的女兒,在政治上還是挺有天分的,思索一陣之後她由衷的說道:“這些話都很有道理,正如我母親生前告訴我的一般。多謝先生的教導,我會遵守的。”
王文龍笑著點點頭:“你能聽進去就最好,日後可以多來大員港走動,大元港也會多多幫助你們。”
蕭壠社現在的情況就是主少國疑,尪姨才十五歲,如果此時李家能多出資源把蕭壠社給扶持上去,在大員崗外的平埔族中就能為自己安下一個死忠,所以王文龍真是用心在教導瑪拉達魯。
儒家士大夫的治理經驗放在大明固然是顯得有些暮氣沉沉,但放在這剛剛發展到新時代石器時代的平埔族部落中,絕對算是先進的治理思想了。
此時的基督教給個原住民地區傳教本質也是這麼回事,在舊世界看來是宗教壓迫的內容,放到那些文明水平還沒走到奴隸制的部落之中,還真是先進的組織形式。
而瑪拉達魯也願意主動依靠漢人,現在蕭壠社在三社之中太弱,隨時都有被吞併的危險,客觀來說也需要尋找一個外部的扶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