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475章 火耗和俸祿(第3頁)

  這讓他有些擔心銀元不足,提議發行更多的銀圓券:

  “戶部銀行剛剛開始打造銀元,臣擔心會不夠民間使用。”

  “能不能多發行些銀圓券,補充銀元不足?”

  對於這個問題,朱由檢皺了皺眉。

  事實上,他擔心的就是這個,所以沒有把銀圓券的發行交給戶部銀行。

  免得戶部官員大肆印刷銀圓券,把銀圓券變成和寶鈔一樣的廢紙。

  所以他嚴厲道:
  “朝廷擁有多少銀元和銀塊,就發行多少銀圓券。”

  “確保每一張銀圓券,都能兌換成銀幣或銀塊。”

  “一定不能超出,讓民眾兌換不出來。”

  “萬一發生那種情況,對銀圓券的打擊是致命的,有可能把銀圓券變成和寶鈔一樣的廢紙。”

  “朕再重申一次,以後銀圓券的發行數量,要由國會審議。”

  訓斥了董應舉一通,對於他所說的銀元數量不足問題,朱由檢道:
  “要鼓勵工匠發明造幣的機械,開出勳爵等獎勵。”

  “還有,朕會讓皇家銀行組建造幣廠,把內廷的工匠、還有金融協會掌握的金銀匠人召集起來,一起幫戶部打造銀元。”

  “爭取今年打製出一千萬枚,到時候在京城推出去。”

  “首先從官員開始,把官員俸祿本色中的折銀改為銀元。折色中的折鈔,要逐步改為銀圓券。”

  董應舉聽到這個,可謂又驚又喜。

  因為這意味著,皇帝要給官員加俸祿。

  當前大明的官員,實際拿到的俸祿,是遠遠沒有名義上那麼高的。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有一部分俸祿被折鈔。

  雖然折鈔後拿到的鈔票數額很大,普遍有幾百貫到幾千貫。

  實際卻全是廢紙,根本花不出去。

  所以董應舉聽到皇帝要把折鈔改為銀圓券,當即高興地道:

  “若是如此,銀圓券的發行應當毫無阻礙。”

  “銀圓券的面值也應該保證,要能兌換出足額的銀幣,也能用於交稅。”

  已經吃過一次寶鈔變成廢紙的苦,大明官員絕不願自己拿到的銀圓券,像寶鈔一樣廢紙化。

  所以董應舉現在就不提多發行銀圓券的事情了,而是認為銀圓券的價值一定要維持——

  為了自己的俸祿,官員會監督銀圓券發行數量,遏制銀圓券超發。

  朱由檢的用意也是如此,利用和官員的利益綁定,為銀圓券保駕護航。

  如果銀圓券出現問題,損失的是所有官員的利益。他不相信朝廷的官員,會在這一點上想不開。

  同時,為了安撫官員,他還故意嘆氣道:
  “可惜朝廷收入不足,沒法把官員的俸祿,直接以石數改為銀元。”

  “現在只能按以前的辦法,折算銀元發俸祿。”

  “將來遼東平定、災害緩解、朝廷收入足夠後,董卿和戶部的官員一定要記得提醒朕,把官員的俸祿改為銀兩。”

  “同時除了按散官級別確定的俸祿外,還要發放實際擔任的職位俸祿,以及授予勳爵的勳祿。”

  “以後做實事的官員、有功勳的官員,要能享受雙俸甚至三俸,不能像海瑞一樣過苦日子。”

  “要保證所有願意當清官的人,都能靠合法收入當清官。”

  這個感嘆,更讓董應舉感動。

  因為皇帝是把官員的待遇,真正放在了心裡面。

  事實上,很多大明士子在當官後都會遇到一個困境——

  那就是像海瑞一樣做清官的話,俸祿中微薄的本色,會讓他們的日子很貧寒。

  很多官員忍耐不下去,只能放下堅持伸手去貪。

  以至於一些貪腐行為,甚至變成了常例。成為官場之中,人所共知的腐敗。

  這樣一來,所有的官員就都有了原罪。以至於魏忠賢打著追贓的名義迫害政敵時,怎麼都能找得出名目來。

  很多清廉的官員,對此是深以為恥。

  但也有一些官員,常例拿慣了之後,就陷入貪腐的深淵裡。

  董應舉想到這點,就忍不住流出了眼淚。

  不知是為那些墮落的官員而傷心,還是想起了曾經的自己。

  如果朝廷早點增加俸祿,一些貪腐墮落的官員,結局會不會改變?
  這讓他的心裡,再次堅定了平遼之心。要儘快完成戡亂救災,有足夠的錢給官員發俸祿。

  不但要把石數改為銀元,還要像皇帝說的,給他們發放雙俸、三俸。

  確保每個官員,都能靠合法收入有體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