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528章 錐形彈和紙包彈


 
  因為腦海裡記得一些燧發槍的圖片,大明的燧發火銃,已經在朱由檢的指點下,有了後世的樣子。

  但是打火率卻一直不夠高,即使改進了火藥、嘗試了很多燧石和火鋼也是如此。

  甚至連使用火絨作為引火藥都嘗試過,但是產生的火焰和殘留的灰燼,都讓它不受歡迎。

  在現有的條件下,似乎只能製造出打火成功率五成的燧發火銃。這對軍隊來說,仍舊不可接受——

  就算火繩槍在颳風下雨時點火成功率更低,他們也認為一直燃燒的火繩,相比燧發火銃更值得信賴。

  向民間售賣的燧發打火機倒是沒有人詬病這個問題,因為他們一次打不著火、再打幾次就行了。以前他們使用火鐮時,也經常多次打火。

  薄珏也是因此受到啟發,在燧發火銃的燧石夾上,增加了快速撥回裝置。

  這種裝置也不是他的原創,因為現在的一些燧發火機,後面就有類似裝置。

  之所以沒有在軍用的燧發火銃上提出來,是因為如果二次打火、三次打火,需要軍隊更改訓練和作戰方式。在第一次發射後,進行二次發射、三次發射。

  文思院和裝備院的工匠,是沒這個權限的。甚至都不敢有這個想法,不認為軍隊應該牽就自己。

  但是薄珏就不一樣了,他再怎麼說也是縣學生,不覺得那些大頭兵遷就自己研製的裝備有什麼不應該。

  在爵位和官職的誘惑下,平日裡有些唯唯諾諾的他,壯著膽子在皇帝面前提出,應該允許多次打火發射。

  朱由檢不知道這裡面內情,所以他認為薄珏這是天才的創意,能夠讓大明的火器更新換代、進入燧發火銃時代。

  直到薄珏提出要相應改變操典,他才明白這件事情並不簡單:
  “一次打火之後,大約有五成彈丸發射出去。”

  “他們在剩下的五成人二次發射時,就只能睜著眼看著。”

  “如果要進行三次發射,會有更多的人幹看著。”

  “這對軍隊來說,會減少同樣時間裡的齊射數。”

  這樣做到底值不值,朱由檢認為需要實際檢驗。

  如果二次發射後成功率達到八成以上,他個人認為可以讓士兵多扣一次扳機,以便讓大明軍隊提前進入燧發槍時代——

  歷史上之後的二百年,就是屬於燧發槍的時代。

  把燧發火銃大量裝備、在實際生產和作戰中推動它的成熟,朱由檢認為非常值得。

  否則一直拖下去,說不定需要五年、十年……才能把燧發火銃的打火率提高到八九成,那樣耗費的時間太長了。

  在火繩銃裝備大明軍隊一年多後,朱由檢已經深刻認識到。武器只有在生產和實戰中才能成熟,迅速得到改進。

  像是二十毫米重型火銃,最初重量十幾斤,士兵都覺得操作不便,甚至只能用腳架架在城牆上防禦。

  但是在生產一年多後,它已經被裝備院的工匠,成功降到了十斤以內。

  這對大部分士兵來說,已經可以接受。

  朱由檢甚至盤算著,全面普及重型火銃,把輕型火銃的裝備範圍縮減,降低後勤的複雜性。

  燧發火銃,是又一種能降低後勤複雜性的火銃。它能讓士兵不再攜帶火繩,也不需要點火。不用擔心誤燃攜帶的火藥,能排成更密集的隊列。

  如果裝備之後,軍隊在實戰的刺激下提出改進意見,工匠也在生產中進行各種細微改進。它的成熟速度會大大加快,如同重型火銃的改進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