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540章 火炮和軌道馬車(第2頁)
“而且相比二三十毫米的城牆火銃來說,小炮更重容易製造,威力也不遜色。”
“使用的兩腳架或三腳架也和城牆火銃相同,完全能替代城牆火銃。”
細數這種火炮的優點,建議用它取代城牆火銃。
相比銃管細長、製造難度較高的城牆火銃來說,後裝呂公炮的口徑更大、裝藥更多、能發射更多的霰彈,近距離威力極為出色。
而且在使用旋轉閉鎖後,它的漏氣現象減輕了很多,遠距離威力同樣很大,加長倍徑後在射程上不遜於城牆火銃。
朱由檢瞭解到這種情況後,也明白了為何大明守衛長城和城牆的士兵喜歡使用佛郎機銃,它在很多方面,確實比重量大、射速低的城牆火銃更出色。
再想到城牆火銃在歷史上也沒有存在很長時間,他下令道:
“城牆火銃和狙擊火銃合併,作為重型狙擊銃研製。”
“朕之前提到的後裝線膛火銃,就可以研製20毫米的。”
“同時也要摸索一下,把使用木託的箭形彈,用於線膛火銃。”
允許這種小口徑呂公炮裝備,代替曇花一現的城牆火銃。
呂祥聞言大喜,又請求用這種火炮,代替原有的小號佛郎機炮:
“嘉靖、萬曆年間製造的佛郎機炮,多是用銅製造。”
“臣以為可以用這種鐵炮,回收佛郎機銅炮。”
這是他受皇帝回收銅錢、銅器鑄炮的啟發,想出來的辦法。
大明各地裝備的銅佛朗機著實不少,如果都用鐵炮取代,能回收很多銅料。
朱由檢見呂祥連財政因素都考慮到了,對他更加滿意。又囑咐他一定要嚴把質量,讓換炮的士兵滿意。
其實不用他說,呂祥對這點就抓得很緊。再加上新式火炮使用的子銃、藥包都定量,胡亂裝填的炸膛風險降低了很多,軍中很歡迎這種新炮,搶著請求裝備。
若非如此,呂祥也不會應他們所請,製造30毫米火炮。
30毫米往上,就是50毫米,到了這一級別,就不能只用兩腳架、三腳架固定了。
呂祥按照皇帝的提示,製造了開腳炮架和車輪,可以用馬拖曳。
朱由檢看著演示更加滿意,認為這種火炮適合野戰。
因為定性為野戰炮的關係,呂公炮現在的最大口徑就是125毫米。再往上子銃的重量很大,士兵搬運和裝填都很困難。
而且加上炮架後總體重量也太大,很難用馬匹拖曳。
朱由檢對此皺了皺眉,讓裝備院和太僕寺合作,培育專門的挽馬、摸索拖曳方式。同時更期望出使泰西的孫元化等人把橡膠樹帶回來,製作橡膠輪胎。
然後是紅衣大炮和艦炮,朱由檢對此所知不多,只是讓工匠仿製,儘量提高威力、降低鑄炮成本。
他對這種火炮的主要改進,也是在運載方式上,就是之前在觀看稜堡攻防戰時,提出的軌道炮車。
在裝備院和太僕寺等衙門一起研究了半年多後,逐漸確定了軌道的可用性。
不過在城牆上使用的火炮軌道上,他們沒按皇帝說的用鐵軌,而是用木製軌道。只是在一些容易損壞的地方,才包裹上鐵皮。
朱由檢對這種降低成本的方式很是讚賞,又有些擔心地道:
“這種軌道能用嗎?”
“能否承載紅衣大炮?”
太僕寺卿陳奇瑜道:
“能用,而且好用得很。”
“現在把紅衣大炮在城牆上移動,已經容易多了。”
“而且還能用馬車運載士兵,太僕寺打算在京城修建一條軌道。”
這個表現的好機會,陳奇瑜算是抓住了。他在得知皇帝要視察火器研究進展後,就把和裝備院聯合研製的火炮軌道,同樣在這展示。
朱由檢聽到果然來了興趣,讓陳奇瑜演示。
陳奇瑜當場命人鋪設了一小段軌道,演示紅衣大炮在上面的移動。
而且還用馬拉車,讓士兵坐上去運載。使用敞開的平板車,能左右各坐一人。
朱由檢對此讚了幾聲,說道:
“可以在京西修建一段軌道,方便京城和諸王府、大學城的往來。”
“昔年秦始皇統一天下,首先定的就是車同軌。這種軌道的間距,確定下來沒有?”
陳奇瑜對此回道:
“城牆上道路狹窄,而且火炮的寬度也不大。”
“使用的兩腳架或三腳架也和城牆火銃相同,完全能替代城牆火銃。”
細數這種火炮的優點,建議用它取代城牆火銃。
相比銃管細長、製造難度較高的城牆火銃來說,後裝呂公炮的口徑更大、裝藥更多、能發射更多的霰彈,近距離威力極為出色。
而且在使用旋轉閉鎖後,它的漏氣現象減輕了很多,遠距離威力同樣很大,加長倍徑後在射程上不遜於城牆火銃。
朱由檢瞭解到這種情況後,也明白了為何大明守衛長城和城牆的士兵喜歡使用佛郎機銃,它在很多方面,確實比重量大、射速低的城牆火銃更出色。
再想到城牆火銃在歷史上也沒有存在很長時間,他下令道:
“城牆火銃和狙擊火銃合併,作為重型狙擊銃研製。”
“朕之前提到的後裝線膛火銃,就可以研製20毫米的。”
“同時也要摸索一下,把使用木託的箭形彈,用於線膛火銃。”
允許這種小口徑呂公炮裝備,代替曇花一現的城牆火銃。
呂祥聞言大喜,又請求用這種火炮,代替原有的小號佛郎機炮:
“嘉靖、萬曆年間製造的佛郎機炮,多是用銅製造。”
“臣以為可以用這種鐵炮,回收佛郎機銅炮。”
這是他受皇帝回收銅錢、銅器鑄炮的啟發,想出來的辦法。
大明各地裝備的銅佛朗機著實不少,如果都用鐵炮取代,能回收很多銅料。
朱由檢見呂祥連財政因素都考慮到了,對他更加滿意。又囑咐他一定要嚴把質量,讓換炮的士兵滿意。
其實不用他說,呂祥對這點就抓得很緊。再加上新式火炮使用的子銃、藥包都定量,胡亂裝填的炸膛風險降低了很多,軍中很歡迎這種新炮,搶著請求裝備。
若非如此,呂祥也不會應他們所請,製造30毫米火炮。
30毫米往上,就是50毫米,到了這一級別,就不能只用兩腳架、三腳架固定了。
呂祥按照皇帝的提示,製造了開腳炮架和車輪,可以用馬拖曳。
朱由檢看著演示更加滿意,認為這種火炮適合野戰。
因為定性為野戰炮的關係,呂公炮現在的最大口徑就是125毫米。再往上子銃的重量很大,士兵搬運和裝填都很困難。
而且加上炮架後總體重量也太大,很難用馬匹拖曳。
朱由檢對此皺了皺眉,讓裝備院和太僕寺合作,培育專門的挽馬、摸索拖曳方式。同時更期望出使泰西的孫元化等人把橡膠樹帶回來,製作橡膠輪胎。
然後是紅衣大炮和艦炮,朱由檢對此所知不多,只是讓工匠仿製,儘量提高威力、降低鑄炮成本。
他對這種火炮的主要改進,也是在運載方式上,就是之前在觀看稜堡攻防戰時,提出的軌道炮車。
在裝備院和太僕寺等衙門一起研究了半年多後,逐漸確定了軌道的可用性。
不過在城牆上使用的火炮軌道上,他們沒按皇帝說的用鐵軌,而是用木製軌道。只是在一些容易損壞的地方,才包裹上鐵皮。
朱由檢對這種降低成本的方式很是讚賞,又有些擔心地道:
“這種軌道能用嗎?”
“能否承載紅衣大炮?”
太僕寺卿陳奇瑜道:
“能用,而且好用得很。”
“現在把紅衣大炮在城牆上移動,已經容易多了。”
“而且還能用馬車運載士兵,太僕寺打算在京城修建一條軌道。”
這個表現的好機會,陳奇瑜算是抓住了。他在得知皇帝要視察火器研究進展後,就把和裝備院聯合研製的火炮軌道,同樣在這展示。
朱由檢聽到果然來了興趣,讓陳奇瑜演示。
陳奇瑜當場命人鋪設了一小段軌道,演示紅衣大炮在上面的移動。
而且還用馬拉車,讓士兵坐上去運載。使用敞開的平板車,能左右各坐一人。
朱由檢對此讚了幾聲,說道:
“可以在京西修建一段軌道,方便京城和諸王府、大學城的往來。”
“昔年秦始皇統一天下,首先定的就是車同軌。這種軌道的間距,確定下來沒有?”
陳奇瑜對此回道:
“城牆上道路狹窄,而且火炮的寬度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