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外藩內屬的條件(第2頁)
“他既然在條約中說尊重日本國王在本國的治理權,那麼就必然不會干涉日本內政
。”
“朝鮮和日本同為外藩,條約中也必然有這一條。”
“大王對朝鮮如何治理,大明朝廷以後都不會干涉。”
這是一件好事,顯示了大明對藩國的尊重。
如果李汪已經繼承王位,對這一條一定舉手歡迎。
但是他現在只是世子,那就得斟酌一二了。
因為這意味著朝鮮國王即使把他這個世子廢掉,大明朝廷都不會干涉。
這讓本來還覺得自己地位很穩固的李汪,也有些擔心起自己的世子位置來,向著左右問道:
“我是父王冊封的王世子,也被大明認可。”
“難道這個位子,還會有變動嗎?”
左右皆不敢答,因為朝鮮的歷史上,王位、儲位變動太大了,誰都不敢打包票。
遠的太宗李芳遠如何奪位且不說,近的也有癸亥反正——
當今朝鮮國王李倧,以反正的名義奪得了光海君李琿的王位。
為了這個,朝鮮數次派使者前來大明解釋。直到當今皇帝即位,才冊封李倧為朝鮮國王。
金自忠對此說道:
“當今皇帝陛下因為光海君和癸亥反正的事情,覺得不應該太過干涉藩國王位繼承。”
“避免再發生光海君那樣的事情,影響兩國關係,甚至影響戰事。”
“這對大王來說是好事,但對邸下來說,那就……”
搖了搖頭,金自忠沒有說下去。
但是李汪等人都明白,那就是如果朝鮮國王要廢掉他的世子之位,大明不會干涉。
為的就是避免朝鮮再一次和大明生分,影響對後金的戰事。
甚至,為了說服李汪,金自忠還說道:
“我從族兄金自點那裡聽說,駐朝大臣洪先生曾向大王許諾:”
“如果大王有立他人為世子的心思,只要理由正當,大明就會答應。”
“大王也是因此,答應封毛文龍為東江君。”
這件事李汪也隱約有所耳聞,但是卻一直沒注意。
因為李倧作為朝鮮國王,理所當然地擁有廢立世子的權力。
但是來到大明,得知大明正在制定繼承禮法,讓所有官員貴族、甚至皇帝都一體遵循後。
他頓時覺得之前的想法太落後了,朝鮮也應該遵守大明新制定的禮法。
原本他覺得以朝鮮對大明朝廷的恭敬,遵守大明禮法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如今被金自忠指出,他才明白朝鮮到底是外藩,大明並不會強制約束,在這方面耗費力氣。
這讓他有些慌張地道:
“這……這可如何是好?”
“要不我們在簽訂條約時,主動向大明提出遵守大明禮法。”
“這是我們自己願意守的規矩,日本想跟上就讓它跟!”
這個提議,得到他身邊的隨從、護衛附和。
但是金自忠卻搖頭道:
“只是簽訂條約還不夠,還要保障有履行條約的能力。”
“大明不干涉朝鮮的內政,如何強制朝鮮遵守大明禮法呢?”
“再說了,如果大王要廢世子,大明想阻止就得消耗精力。”
“沒有益處的事情,大明又為何這樣做呢?”
“萬一再出個光海君那樣心懷怨氣的國君,大明何苦來哉!”
這讓李汪的希望頓時破滅,知道自己即使主動提出遵守大明禮法,大明也可能不答應。
因為想要維護禮法的履行,就需要大明付出代價。在經歷光海君之事後,大明顯然不願意在這上面付出了,否則也不會特意向他父王表明,不干涉世子廢立。
這樣想來,似乎內附大明,對他來說是一件很有益處的事情,這讓他詢問金自忠道:
“成為內屬外藩,大明就會維護禮法嗎?”
“他們會怎麼幹涉?”
金自忠聽到李汪終於上道,當即就撫著鬍鬚道:
“內屬外藩是特殊的外藩,也可以說是特殊的內藩,大明和它們簽訂的條約各不一樣。”
“世子邸下可以在條約中,提出遵守大明禮法,並且讓駐朝大臣,負責監督此事。”
“這樣世子的繼承順位自然能夠得到保證,即使大王,也不能輕易廢世子。”
為了加強自己這番話的說服力,他又舉例道:
“當今順義王卜石兔,就曾在即位時和三娘子之孫素囊臺吉產生爭端。”
“大明出面斡旋,迫使三娘子遵循俺答汗生前與大明達成的約定:世代相傳為王,以長部落歸心。”
“世子只要和大明約定遵守禮法,將來繼位之時,大明定然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