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547章 外藩內屬的條件(第3頁)

 這讓李汪連連點頭,對於成為大明的內屬外藩終於有些動心。他向左右說道:

 “朝鮮一向忠心侍奉大明,與大明的關係遠比日本更親近。”

 “連日本都能得到外藩待遇,我朝鮮為何又不能

成為內屬外藩呢?”

 “你們向大明的理藩院問一下,成為內屬外藩,要守什麼規矩?”

 “我朝鮮習儒學、用漢字,遠比順禮王、順義王等部落,更適合作為內屬外藩。”

 這讓左右贊同,他們都希望朝鮮能遵守繼承禮法,李汪的地位穩固。

 金自忠也收到李汪的授命,去理藩院和大明朝廷商議如何成為內屬外藩。

 理藩院掌院黃立極,萬萬沒想到自己擔任掌院之後,就有接連不斷的功勞送上來。

 先是琉球內附,又是日本封貢,現在又有朝鮮想成為內屬外藩。這讓他甚至有一種感覺:

 自己是不是不適合當首輔,就適合執掌理藩院?

 懷著這個想法,他親切地接見了為自己送來功勞的金自忠,還把孔貞運等理藩院大臣,一併喚了過來。

 金自忠先是表明了朝鮮想參加大明科舉和武道大會的意圖,又詢問成為內屬外藩有什麼要求,朝鮮符不符合條件。

 黃立極對他的行為表示讚賞,向這位心向大明的朝鮮士子保證道:

 “大明海納百川,從不拒絕願意為大明效力的人。”

 “我會向陛下請求,對於藩國參加科舉的人員特殊優待。”

 又讓內藩部長孔貞運,講解朝鮮想成為內屬外藩,需要達成什麼條件。

 孔貞運在這點上和皇帝有過交流,此時就向金自忠道:

 “陛下曾經說過,內屬外藩介於內藩和外藩之間。”

 “它們是主動歸順大明的藩國,相比普通內藩擁有更大的自治權。”

 “但是相比普通外藩,受到的約束也更多,要遵守大明的條件。”

 金自忠對此連連點頭,表示一定會遵守。又聽孔貞運道:

 “大明對外藩的要求,除了封貢之外,是三和。”

 “也即和平共處、互相尊重、互惠互利,這是最基本的條件。”

 “內屬外藩也要遵守這三個原則,要以和平方式解決雙方爭端。”

 金自忠理所當然地道:

 “朝鮮本就是大明藩國,自然會遵守這些條件。”

 “而且我朝鮮一向恭謹,從未像日本那樣,和大明發生爭端。”

 孔貞運微微點頭,沒有和他數以前的爭端。繼續道:

 “三和之外是六統,要在六個方面,和大明保持一致。”

 “第一是統一紀年,包括紀元、年號和曆法,要使用黃帝紀元,以及大明年號。”

 “例如你們記載箕子朝鮮、衛滿朝鮮等朝代的歷史時,以後要使用黃帝紀元。”

 這點金自忠同樣接受,因為此時的朝鮮,主流思想就是承認箕子朝鮮。佛教徒編造的檀君朝鮮只被視為神話傳說,被儒家士人抵制。

 再加上紀元和年號代表著正統,朝鮮也不敢爭這個。他們以前就使用大明年號,如今只是加上了黃帝紀元。

 箕子是商朝後人,商朝的始祖契又是黃帝的玄孫。信奉箕子朝鮮的他們,對採用黃帝紀元毫無心理壓力。

 孔貞運在這之後,又提出了第二點:

 “第二是統一思想,除了學習儒家典籍、參加大明科舉外,還要在宗教信仰等方面,和大明保持統一。”

 “例如你們朝鮮的檀君,在傳說之中是帝釋的庶子。帝釋就是佛教的神靈帝釋天,他受大明天子冊封神位,檀君也同樣可以受封,納入佛道神系。”

 “朝鮮要在儒道佛等思想上,和大明保持一致。”

 這讓金自忠有些遲疑,因為當今朝鮮王室自稱檀君子孫,這點需要王室決斷。

 孔貞運也沒指望他能決定,繼續道:

 “第三是統一陣營,也就是在對外交往、對外戰爭等方面,和大明保持一致。”

 “朝鮮受大明的保護,大明有徵召朝鮮兵馬的權力。”

 “無論大明還是朝鮮和第三方發生戰爭,另一方都有出兵的責任。在一方處於戰爭狀態時,另一方應立即盡其全力給予軍事及其他援助。”

 “雙方兵馬組成聯軍,成立聯合司令部,由大明皇帝任命官員指揮。”

 這讓金自忠喜出望外,知道是大明的安全保證。

 有了這個條款,還有哪個國家敢侵犯朝鮮?(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