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552章 只要朝鮮有人戰鬥(第3頁)
至於步步後退逃到大明,在皇帝看來根本就不是事兒——
反正也沒指望這些人組織朝鮮軍民抵抗,只要他們在名義上不投降就行。
朝廷真正依靠的,是洪承疇、鹿善繼、毛文龍這些大明文武官員,用他們組織朝鮮軍民牽制建虜。
精明無比的洪承疇,當然聽出了這一層意思。
他發現周遇吉完全沒想過幫助朝鮮君臣守住漢城,只是要保護他們的性命而已。
這對想獨攬朝鮮大權的他也是一件好事,所以他理所當然地提供支持:
“永宗島確實不錯,比江華島要更合適。”
“不過陪都這個名字不好,一個島還擔不起這個名義。”
“這樣,聽說朝廷打算在永宗島對面的仁川開埠,設立一個自貿區。”
“可以把永宗島划進仁川自貿區,修建碼頭停靠船隻。”
“如果建虜來襲,就讓他們到仁川自貿區避難,到時上了船去哪,可看情況決定。”
不想朝鮮君臣遙控指揮的他,否定了設置陪都。
認為朝鮮君臣既然逃到海上避難,那就把權力完全讓給他。
周遇吉對此沒有多大意見,因為這件事情和他無關。他來朝鮮的目的,就是保住朝鮮君臣性命,不讓他們投靠建虜。
甚至皇帝都悄悄囑咐過,不用擔心朝鮮君臣在海上遇到危險,必要的時候大明會讓朝鮮王世子繼位。
所以他在這點上,很輕易地和洪承疇達成一致。兩人都認為應該在漢城和仁川之間修建一條公路,既方便朝鮮君臣逃亡,也方便將來的仁川開埠。
針對朝鮮君臣可能不願來永宗島、而是去南漢山城的問題,洪承疇出主意道:
“將軍這次來朝鮮,有沒有帶紅衣大炮?”
“如果帶了的話,可以向南漢山城開幾炮,讓朝鮮君臣知道厲害。”
周遇吉搖了搖頭,說道:
“紅衣大炮沉重,不屬於陸軍野戰炮。”
“但是海軍一些戰艦上有,必要時可以拖下來。”
洪承疇當機立斷道:
“那就拖下來運到漢城去。”
“洪某會安排士兵仿照南漢山城修築城牆,到時候你們一定要把城牆轟碎。”
打算直接在漢城附近演習,威懾朝鮮君臣。
相信有了紅衣大炮的震懾,他在朝鮮掌權會更順利。
周遇吉沒有辦法,只能和海軍商量著把炮卸下來一兩門。
但是海軍卻不願意,生怕卸下了就會被扣下來。
不過他們對演習頗有興趣,提出在漢城舉行海陸聯合演習的建議。
海軍可以派船隻順著漢江到漢城,在漢江附近展示火炮威力。
這讓洪承疇更加喜悅,把演習的規模也擴大了些。打算集合大明海陸軍和朝鮮兵馬,在漢城舉辦一次誓師大會。
朝鮮君臣面對洪承疇的要求,根本不敢拒絕。他們擔心現在拒絕的話,這些兵馬就會進攻漢城。
即將面臨建虜進攻的他們,也根本不敢和大明翻臉。
八月二十日,洪承疇統率兵馬,在漢城附近舉行了一場規模浩大的誓師大會。
朝鮮君臣在這場大會上,都表明了抗擊建虜的決心。
洪承疇麾下威武雄壯的兵馬,也確實給了他們很多信心。
不過更讓他們有信心的,是大明的火炮。
雖然火炮轟破了城牆,讓他們認識到南漢山城不安全。
但是在知道建虜暫時還沒有紅衣大炮後,他們頓時就高興了。
覺得有這樣的火炮在手,大明一定能勝利。
一向從日本學習火銃、從大明學習火炮的朝鮮君臣,更是下定決心仿製這種大炮,希望它在守城時發揮出威力。
永宗島當然同樣也要建,用以在遇到危險時逃過去。
整個仁川一帶,都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建設,修建港口、碼頭,以及去漢城的公路。
洪承疇則率領士兵,北上迎擊敵人。
此時,已經在義州停留一個多月的建虜,終於揮師南下,再次進攻東江領。(本章完)
反正也沒指望這些人組織朝鮮軍民抵抗,只要他們在名義上不投降就行。
朝廷真正依靠的,是洪承疇、鹿善繼、毛文龍這些大明文武官員,用他們組織朝鮮軍民牽制建虜。
精明無比的洪承疇,當然聽出了這一層意思。
他發現周遇吉完全沒想過幫助朝鮮君臣守住漢城,只是要保護他們的性命而已。
這對想獨攬朝鮮大權的他也是一件好事,所以他理所當然地提供支持:
“永宗島確實不錯,比江華島要更合適。”
“不過陪都這個名字不好,一個島還擔不起這個名義。”
“這樣,聽說朝廷打算在永宗島對面的仁川開埠,設立一個自貿區。”
“可以把永宗島划進仁川自貿區,修建碼頭停靠船隻。”
“如果建虜來襲,就讓他們到仁川自貿區避難,到時上了船去哪,可看情況決定。”
不想朝鮮君臣遙控指揮的他,否定了設置陪都。
認為朝鮮君臣既然逃到海上避難,那就把權力完全讓給他。
周遇吉對此沒有多大意見,因為這件事情和他無關。他來朝鮮的目的,就是保住朝鮮君臣性命,不讓他們投靠建虜。
甚至皇帝都悄悄囑咐過,不用擔心朝鮮君臣在海上遇到危險,必要的時候大明會讓朝鮮王世子繼位。
所以他在這點上,很輕易地和洪承疇達成一致。兩人都認為應該在漢城和仁川之間修建一條公路,既方便朝鮮君臣逃亡,也方便將來的仁川開埠。
針對朝鮮君臣可能不願來永宗島、而是去南漢山城的問題,洪承疇出主意道:
“將軍這次來朝鮮,有沒有帶紅衣大炮?”
“如果帶了的話,可以向南漢山城開幾炮,讓朝鮮君臣知道厲害。”
周遇吉搖了搖頭,說道:
“紅衣大炮沉重,不屬於陸軍野戰炮。”
“但是海軍一些戰艦上有,必要時可以拖下來。”
洪承疇當機立斷道:
“那就拖下來運到漢城去。”
“洪某會安排士兵仿照南漢山城修築城牆,到時候你們一定要把城牆轟碎。”
打算直接在漢城附近演習,威懾朝鮮君臣。
相信有了紅衣大炮的震懾,他在朝鮮掌權會更順利。
周遇吉沒有辦法,只能和海軍商量著把炮卸下來一兩門。
但是海軍卻不願意,生怕卸下了就會被扣下來。
不過他們對演習頗有興趣,提出在漢城舉行海陸聯合演習的建議。
海軍可以派船隻順著漢江到漢城,在漢江附近展示火炮威力。
這讓洪承疇更加喜悅,把演習的規模也擴大了些。打算集合大明海陸軍和朝鮮兵馬,在漢城舉辦一次誓師大會。
朝鮮君臣面對洪承疇的要求,根本不敢拒絕。他們擔心現在拒絕的話,這些兵馬就會進攻漢城。
即將面臨建虜進攻的他們,也根本不敢和大明翻臉。
八月二十日,洪承疇統率兵馬,在漢城附近舉行了一場規模浩大的誓師大會。
朝鮮君臣在這場大會上,都表明了抗擊建虜的決心。
洪承疇麾下威武雄壯的兵馬,也確實給了他們很多信心。
不過更讓他們有信心的,是大明的火炮。
雖然火炮轟破了城牆,讓他們認識到南漢山城不安全。
但是在知道建虜暫時還沒有紅衣大炮後,他們頓時就高興了。
覺得有這樣的火炮在手,大明一定能勝利。
一向從日本學習火銃、從大明學習火炮的朝鮮君臣,更是下定決心仿製這種大炮,希望它在守城時發揮出威力。
永宗島當然同樣也要建,用以在遇到危險時逃過去。
整個仁川一帶,都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建設,修建港口、碼頭,以及去漢城的公路。
洪承疇則率領士兵,北上迎擊敵人。
此時,已經在義州停留一個多月的建虜,終於揮師南下,再次進攻東江領。(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