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番外:大淩河堡遊記(第2頁)

  導遊指著大淩河堡的模型,向著小明等人道:
  “積木被髮明出來時,就是為了搭建城堡,試驗稜堡樣式。”

  “它是呂大師在偉大的崇禎皇帝指點下,發明出來的實用工具。”

  “後來和木輪車、腳踏車一樣,被作為玩具售賣。”

  “這座大淩河堡的模型,就是為了紀念呂大師在建造稜堡中的貢獻,由呂大師的傳人精心製作出來的。”

  然後,她又指著一個鑄鐵彈殼木柄手榴彈,向眾人道:
  “在四百年前的戰鬥中,大淩河堡也不是沒有遇到危險。”

  “最終是靠手榴彈,成功守下來的。”

  “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手榴彈很重,需要很強壯的人才能投擲出去。”

  “擲彈兵也是精銳的代名詞,擲彈項目仍保留在武道大會上。”

  說著,旁邊的屏幕上,還播放了一個戰爭片段。

  裡面的建虜士兵通過挖壕溝、推盾車,悍不畏死地衝到城牆下,險些就攻破了城池。    但是隨著守將何可綱一聲令下,數不清的手榴彈,向他們砸了過去。

  這些兇悍的建虜士兵,頓時屍橫遍野。然後又被明軍用燃燒彈,把盾車和屍體燒成了灰燼。

  殘酷的戰爭場面,讓小明等學生連連驚叫,對影片中威武雄壯的何可綱大將軍,也是無限崇拜。

  不過也有人撇了撇嘴,小聲道:
  “這麼強的武器還只能夠守城,何可綱算什麼名將?”

  “要是我在那時,能把建虜全部留下來!”

  這話旁邊一個朝鮮人聽到了,對他怒目而視:

  “何可綱不算名將,毛文龍等人就是嗎?”

  “他們面對建虜,連城池都守不好呢?”

  “你不知道建虜,他們是那個時代,最強的冷兵器軍隊……”

  噼裡啪啦說了一通,說建虜在丁卯胡亂、己巳胡亂之中,多麼多麼厲害。

  當然,更厲害地還是他們朝鮮人,這麼強大的建虜,都被他們扛了過去。

  他們朝鮮不愧是大明第一藩國,遠勝其他藩屬。

  一位蒙古人對此感覺不服氣,和他爭論起來。但是林丹汗等人的戰績,卻又實在拿不出手。只能看著這個朝鮮人洋洋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