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番外:大淩河堡遊記(第3頁)

  其他人則笑著看他們爭執,感覺現在還爭論這個,實在沒有意義。

  慢慢地,導遊的講解從武器轉向了生活用品。她指著一個陶罐說道:
  “這是那時使用的罐頭,是用陶罐裝的。”

  “它是崇禎大帝發明的軍用食品,最初只有前線的士兵才能吃到。”

  “這讓大淩河堡的士兵維持了士氣,一直為帝國奮勇作戰!”

  小明聽得都流出了口水,想到了自己在家裡吃到的罐頭。沒想到那個時候,還需要從軍才能吃到。

  然後,他又隨著導遊,參觀了城堡中的信號塔。

  這是現存最古老的信號塔之一,可以使用臂板通信和燈火通信,和大淩河其它城堡、以及四十里外的錦州城聯繫。

  靠著這個,大淩河堡雖然完全被圍困,卻仍舊能和外界通信息。

  甚至有一些封賞,在戰鬥中就賞賜下去。

  小明看到了一些比電報還簡短的家書,對那時的生活極為好奇。

  然後,他又看到了大淩河守軍使用的紙牌,上面繪製有建虜高層的畫像和賞格。

  看到紙牌上二千戶、五千戶、一萬戶的封賞,很多人恨不得回到那個時代,在崇禎大帝麾下建功立業。

  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些賞格大多都被兌現。很多得到爵位的貴族,一直傳承至今。

  這讓生在和平年代的他們,如何不心潮澎湃,恨不得再出現個建虜讓他們立功勳。

  可以說,很多軍事歷史愛好者,都沒有把建虜看得多麼厲害。他們更多地把建虜高層,看作一個個功勳。

  在這種嚮往的心理下,他們又登上了城牆。看到了城牆上的銃臺、炮臺,以及能在城牆上移動、可以運載重型火炮的軌道炮車。

  小明對這個城堡的複雜精妙,也有了深刻體會。在城堡裡買了一套積木,準備在回家後把大淩河堡模型搭建出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