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566章 火箭炮和持械權(第2頁)

 不過他們也不是沒有收穫,呂祥道:

 “朝鮮的神機箭雖然不太實用,但是他們用的箭形彈,卻頗有獨到之處。”

 “臣以為若是不一味追求精度,可以像他們那樣,製造低成本箭形彈。”

 朱由檢聽到這裡來了興趣,急忙詢問他道:

 “成本能有多低,能不能像普通鉛彈一樣用?”

 呂祥肯定地道:

 “比原本的箭形彈便宜很多,和鉛彈的價格相差無幾。”

 “陛下請看!”

 取出一枚用油紙包裹的箭形彈,呂

祥道:

 “這種箭形彈用油紙包裹火藥,不再使用絲綢藥包,成本降低很多。”

 “箭體不再是三稜箭簇,而是陛下最初所說的帶尾翼鋼針。”

 這是裝備院仔細試驗後,所得出的結論。

 箭形彈穩定的關鍵在於尾翼,而非是否像原本的箭簇。

 所以呂祥最初使用的三稜箭簇被拋棄,簡單變成了皇帝所說過的鋼針加尾翼。

 箭式榴霰彈內部就是這種小箭頭,鑄造起來更容易。

 朱由檢微微點頭,對此表示讚許,又聽呂祥說道:

 “最耗時的木託也不再切削成馬鞍形,而是簡單分成兩瓣,再用膠粘合在一起。”

 “朝鮮人偷工減料的箭形彈,木託就是這樣製造的,臣因此受到啟發,製作出這種箭形彈。”

 “這種粗製濫造的彈藥雖然精度不夠高,製作速度卻足夠快,成本也非常便宜。”

 “相比鉛彈來說,它就增加了木託一項成本,甚至鑄造鐵箭頭比製造鉛彈頭更容易。”

 這讓朱由檢大為欣慰,又想到呂祥說的不追求精度,問他道:

 “精度下降多少,有效射程多少米?”

 呂祥有些赧然,說道:

 “因為製造起來要求低,精度很不穩定,木託也可能提前脫落或不脫落。” “測試時好的彈藥和原本的箭形彈精度相差無幾,有效射程可以達到三百米。”

 “差的彈藥可能發射出去就亂飛,不知會飛到哪裡去。”

 “不過它可以像朝鮮人的用法一樣,對著遠處拋射,千米外仍有殺傷力。”

 朱由檢聞言有些無語,但是想想它的成本,還是點頭認可道:

 “有比無強!”

 “你們繼續改進,爭取在保持成本的情況下,讓它的精度接近原本的箭形彈。”

 “看來滑膛銃管,以後還能用下去!”

 這話說得呂祥反而有些無語了,因為他是後裝線膛火銃的設計師,前裝的自流引藥燧發滑膛火銃,他只是設計師之一。

 所以就他內心來說,當然是希望後裝線膛火銃能被大量裝備。

 不過因為線膛銃管的難以製造,讓它的成本非常高昂。即使不要求狙擊火銃的高精度,呂祥估計它的成本也要在三十兩左右,是前裝滑膛火銃的六倍多。

 所以這兩種火銃裝備哪一種,裝備院有很多爭論。

 兩者目前的射速差不多,支持後裝線膛火銃的,是看中了它的射程遠、彈藥價格低。即使火銃的價格很貴,後續使用卻很便宜。

 支持前裝滑膛火銃的,是因為它的造價低,只需要四五兩銀子就能造一支,輕易就能裝備幾十萬人。

 就算箭形彈的價格高,不還有錐形彈、夷散彈嗎?錐形彈二百米的有效射程,已經超過了弓箭。

 不過現在似乎不用討論了,因為箭形彈的成本也降下來了,雖然精度有點差,卻解決了有無問題。

 遠射程可以用箭形彈,精度好的時候,有效射程能和線膛火銃接近。

 所以呂祥在製造出降低成本的箭形彈後,自己反而有些無語——

 因為他的這種改進,反而讓他設計的火銃暫時失去了大規模裝備的機會。

 拿著他設計的後裝線膛火銃,朱由檢道:

 “後裝線膛火銃是未來,以後要繼續改進。”

 “朕打算向天下人懸賞,尋找更優質的銃管鋼材,還有拉制膛線的辦法,降低成本生產。”

 “還有就是裝備院內部對雷汞的懸賞,也要繼續提高,爭取早日把它造出來。”

 這是讓朱由檢很無奈的一點,裝備院直到現在,都沒有把雷汞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