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589章 人力軌道車(第2頁)
“臣以為修建公路不如修建鐵路,兩京鐵路的成本,比兩京公路更低點。”
“而且同樣能建通信站,輔助鐵路通信。”
這讓朱由檢疑惑道:
“鐵路的成本比公路更低,你能確定這點嗎?”
陳奇瑜肯定地道:
“鐵路的成本相比公路更低,兩條複線鐵路,只需要佔地八米寬。”
“即使為了安全考慮在旁邊和中間預留空間,最多也就佔地十六米,相當於公路的四車道。”
“而且它還不需要在地面上都鋪水泥,只需要用石子和木材鋪設軌道就行了。”
“它的運載能力也很強,更加節省馬力。太僕寺的人都認為,修建鐵路更划算。”
聽著陳奇瑜的解釋,朱由檢漸漸明白了。太僕寺打算修的也是簡版鐵路,或者說是木軌路。
而且因為馬拉軌道車輛速度不夠快、車廂不夠多的原因,鐵路兩側也不需要預留數十米空間,避免出現事故時傷到人。所以它的佔地,要比公路更少。
同時因為馬匹在軌道上拉車更省力,運載的貨物同樣會更多。相比此時成本還很高昂的公路來說,自然更加划算。
陳奇瑜為了加強說服力,又說道:
“江陵公國、寧遠伯國等地,木材都很豐富。修建軌道的木材,完全不是問題。”
“而且車輛研究所還仿照人力車,給木輪和木軌包鐵,大大減輕了磨損。”
“現在使用鐵條軌道,運載能力絲毫不亞於鐵軌。”
這是京西鐵路修建後,所帶來的改進。
車輛研究所發現,有些人力車伕為了減少輪子和輪軸的磨損,仿照鐵瓦車給人力車輪包上了鐵皮。
這雖然讓車子的噪聲更大,卻也讓車輪的損壞率大大降低。
這讓他們受到了啟發,在容易磨損的軌道車輛上同樣包上了鐵皮。並且建議道路研究所,給木軌加上鐵皮。
(鐵瓦車輪)
(鐵條木軌)
道路研究所受此提點,在木軌上加裝了一根鐵條。而且在鐵條下加裝一根較窄的木條後,皇帝設想的工字軌,在鐵條軌道上也實現了。
這種鐵條木軌,不像木軌加工成“工”字形後容易損壞,而且組裝加工也更方便。
現在京西鐵路的木軌,就加裝了鐵條,讓鐵路變得名副其實,不被人疑惑名字的由來。
同時,皇帝繪出的錐形輪、道岔等方便軌道車輛轉向的結構,他們也都實現了。
甚至車輛研究所還基於馬車懸掛,研究出了用於軌道車輛的懸掛。讓鐵路客車的舒適度大大提高,很多大學城的生員都願意乘坐。
這些學生還提出了很多建議,讓鐵路和軌道車更快速地完善。
最是讓人矚目的,是方以智發明了人力軌道車。
這是他之前“發明”人力車受到獎勵、又被一些人非議以人為畜後,努力研製出來的。
為的就是表明他不認同以人為畜,要用能讓人坐上去的車輛,代替用雙腳奔跑的人力車。
陳奇瑜向皇帝介紹道:
“方以智的人力軌道車,是受陛下的人力三輪車啟發。”
“他認為人力三輪車現在不實用的原因,就是騎起來太費力。”
“所以他選擇在軌道上使用,騎起來更加輕便。”
這是方以智在一次乘坐軌道馬車時,突發奇想想到的。
在他看來,前輪腳蹬的人力三輪車之所以不實用,就是騎行時太費力氣。
但是放在軌道上,這個缺點就小多了。軌道上的車輛,移動起來更省力。
所以他沒有往皇帝提出的鏈條傳動三輪車研究,而是把前輪腳蹬三輪車,放在鐵路上使用。
最初他還要求在鐵路上增加一根鐵軌,用以承載三輪車的中間輪。
負責京西鐵路的道路研究所當然不樂意,認為他更應該加個輪造四輪。
方以智無奈之下,只能拉上車輛研究所一起研究。最終研製出來的,就是在四輪平板車的基礎上,可以用腳蹬或手搖的人力軌道車。
這種軌道車,可以用腳蹬一個輪子上的踏板,但是這樣仍然很費力,而且在一側不安全。
“而且同樣能建通信站,輔助鐵路通信。”
這讓朱由檢疑惑道:
“鐵路的成本比公路更低,你能確定這點嗎?”
陳奇瑜肯定地道:
“鐵路的成本相比公路更低,兩條複線鐵路,只需要佔地八米寬。”
“即使為了安全考慮在旁邊和中間預留空間,最多也就佔地十六米,相當於公路的四車道。”
“而且它還不需要在地面上都鋪水泥,只需要用石子和木材鋪設軌道就行了。”
“它的運載能力也很強,更加節省馬力。太僕寺的人都認為,修建鐵路更划算。”
聽著陳奇瑜的解釋,朱由檢漸漸明白了。太僕寺打算修的也是簡版鐵路,或者說是木軌路。
而且因為馬拉軌道車輛速度不夠快、車廂不夠多的原因,鐵路兩側也不需要預留數十米空間,避免出現事故時傷到人。所以它的佔地,要比公路更少。
同時因為馬匹在軌道上拉車更省力,運載的貨物同樣會更多。相比此時成本還很高昂的公路來說,自然更加划算。
陳奇瑜為了加強說服力,又說道:
“江陵公國、寧遠伯國等地,木材都很豐富。修建軌道的木材,完全不是問題。”
“而且車輛研究所還仿照人力車,給木輪和木軌包鐵,大大減輕了磨損。”
“現在使用鐵條軌道,運載能力絲毫不亞於鐵軌。”
這是京西鐵路修建後,所帶來的改進。
車輛研究所發現,有些人力車伕為了減少輪子和輪軸的磨損,仿照鐵瓦車給人力車輪包上了鐵皮。
這雖然讓車子的噪聲更大,卻也讓車輪的損壞率大大降低。
這讓他們受到了啟發,在容易磨損的軌道車輛上同樣包上了鐵皮。並且建議道路研究所,給木軌加上鐵皮。
(鐵瓦車輪)
(鐵條木軌)
道路研究所受此提點,在木軌上加裝了一根鐵條。而且在鐵條下加裝一根較窄的木條後,皇帝設想的工字軌,在鐵條軌道上也實現了。
這種鐵條木軌,不像木軌加工成“工”字形後容易損壞,而且組裝加工也更方便。
現在京西鐵路的木軌,就加裝了鐵條,讓鐵路變得名副其實,不被人疑惑名字的由來。
同時,皇帝繪出的錐形輪、道岔等方便軌道車輛轉向的結構,他們也都實現了。
甚至車輛研究所還基於馬車懸掛,研究出了用於軌道車輛的懸掛。讓鐵路客車的舒適度大大提高,很多大學城的生員都願意乘坐。
這些學生還提出了很多建議,讓鐵路和軌道車更快速地完善。
最是讓人矚目的,是方以智發明了人力軌道車。
這是他之前“發明”人力車受到獎勵、又被一些人非議以人為畜後,努力研製出來的。
為的就是表明他不認同以人為畜,要用能讓人坐上去的車輛,代替用雙腳奔跑的人力車。
陳奇瑜向皇帝介紹道:
“方以智的人力軌道車,是受陛下的人力三輪車啟發。”
“他認為人力三輪車現在不實用的原因,就是騎起來太費力。”
“所以他選擇在軌道上使用,騎起來更加輕便。”
這是方以智在一次乘坐軌道馬車時,突發奇想想到的。
在他看來,前輪腳蹬的人力三輪車之所以不實用,就是騎行時太費力氣。
但是放在軌道上,這個缺點就小多了。軌道上的車輛,移動起來更省力。
所以他沒有往皇帝提出的鏈條傳動三輪車研究,而是把前輪腳蹬三輪車,放在鐵路上使用。
最初他還要求在鐵路上增加一根鐵軌,用以承載三輪車的中間輪。
負責京西鐵路的道路研究所當然不樂意,認為他更應該加個輪造四輪。
方以智無奈之下,只能拉上車輛研究所一起研究。最終研製出來的,就是在四輪平板車的基礎上,可以用腳蹬或手搖的人力軌道車。
這種軌道車,可以用腳蹬一個輪子上的踏板,但是這樣仍然很費力,而且在一側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