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591章 持械權和裝備(第3頁)

裝備研究院曾經打算用這種閉鎖機構為後裝火銃降低成本,但是最終發現它會讓後裝線膛火銃的射程和威力大大降低。

所以還是選擇用旋轉銃機,嘗試按皇帝的提點,改進機匣結構和製造方法,以便降低成本。

顧炎武對這種手銃很喜愛,尤其是他發現,立楔式銃機下面帶的閘刀,可以切掉紙包彈的尾部,讓射手不用再通過引火孔捅開紙包彈。

這對於他來說,可謂極大便利,所以他兩眼放光地問小吏道:
“有這種結構的長火銃嗎?”

“射程比較遠的。”

小吏搖了搖頭,說在這裡沒有。但是裝備研究院可能有,因為他們測試過。

心裡不想捅引火孔的顧炎武,當即就打算去裝備院。他要多看幾種火銃,最好在能夠後裝的同時,把倒引火藥這個步驟省下來。

裝備研究院的武器,多給新軍試用。顧炎武作為新軍中冉冉升起的新秀,他的請求很快被裝備部官員批准。

但是裝備研究院的人員,卻很遺憾地告訴他。目前除了他發明的自流引藥系統外,其它方式都無法避免倒引火藥。

親自接待顧炎武的呂祥,還勸他道:
“其實用專門的引火藥也不錯,可以用最精細、最方便引燃的火藥,這樣燧發火銃的發火率會更高些。”

“除非雷汞發明出來,否則後裝火銃免不了用引火藥。”

這也是他遺憾的地方,認為如果後裝火銃也能免去倒引火藥的步驟,實戰能力會更強。不至於當初在選型時,敗給自流引藥前裝火銃。

他也曾在後裝火銃上試驗過自流引藥系統,在銃機上加擊針捅開紙包彈、再把引火藥從引火孔抖出來。

但是最終發現太麻煩,而且製造成本會更高。最終還是選擇給士兵配備專門的引火藥瓶,還有捅紙包彈的尖嘴。

這個東西,現在也有改進,那就是打開引火藥瓶後,可以用裡面的瓶嘴同樣捅開紙包彈,同時倒引火藥。

捅紙包彈和倒引火藥這兩個步驟,已經在開始合二為一,變得連貫起來。

這是得益於發射藥的改進,使用了更精細的發射藥粉,可以從更細的瓶嘴倒處去。

還因為呂祥參考自流引藥系統的引火孔,把後裝火銃的引火孔同樣擴大,能夠更方便地把瓶嘴捅進去。

顧炎武看著這個新改進的引火孔,感覺就是自流引藥系統的漏斗狀引火孔,從在銃管裡面挪到了外面。

這樣引火藥瓶的尖嘴,就能順著漏斗滑進去。相比以前瞄著一個小孔捅引火孔,自然更加方便。

對於眼力不好的他來說,這就更方便了。他很是欣喜地對呂祥道:
“這個改進辦法好!”

“連我也能看清了!”

認為從這種引火孔倒引火藥,自己能夠適應。

呂祥聽著顧炎武的稱讚,臉上露出了笑意。

事實上,他這樣改進引火孔的原因,就是因為顧炎武。

當初他研製的後裝火銃敗給自流引藥前裝火銃,呂祥內心是非常不服氣的。

即使後來在皇帝的提點下使用線膛銃管和圓頭彈扳回局面,他也記住了這件事情。

在仔細研究了自流引藥前裝火銃之後,他把這種火銃的有點,儘可能地用到後裝火銃上面。

漏斗狀引火孔就是一個改進,方便眼力不好的人捅引火孔倒引火藥。

如今得到顧炎武的稱讚,讓他終於感到,自己出了一口氣。

不過再怎麼說,這也需要倒引火藥。不但顧炎武覺得這一步繁瑣,裝備研究院的人員,也都覺得這個步驟是提高射速的阻礙。

再加上子彈的底火、炮彈的引信,都卡在沒有雷汞上。

這讓裝備研究院的匠官,都迫切地需要雷汞誕生,用在這些武器上。

顧炎武在聽到裝備院在研究能撞擊發火的雷汞後,同樣來了興趣。

在呂祥的帶領下,去火藥研究所參觀。(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