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598章 水滸中的陰謀論
陳洪綬繪製的水滸紙牌,最終還是被劉宗周呈給了皇帝。
朱由檢雖然限制《水滸傳》的傳播,卻不代表討厭這部小說。只是為了統治的穩定,限制它的影響而已。
作為一部描述農民起義的小說,《水滸傳》的內容,幾乎是手把手地教人如何造反。
歷史上農民軍的首領起渾名、立綽號,三十六營聚義推選盟主,幾乎是水滸大聚義在現實中的翻版。
以至於在左懋第的提議下,朝廷把《水滸傳》列為禁書,查禁這部書籍。
到了清朝,《水滸傳》更是成了背鍋俠,凡是有農民起義,就會被下令查禁。甚至有文人寫《蕩寇志》,專門反《水滸傳》。
朱由檢慕名看過這部小說,感覺和《水滸傳》相差甚遠,完全不能取代它的影響力。所以他不打算做無用功,讓人對《水滸傳》生出好奇心。
不過對陳洪綬修改《水滸傳》的想法,他還是有些興趣的。因為據他所知,《水滸傳》在之後很長時間流傳的版本,是金聖嘆評點的七十回版。
如今這個版本還沒有出現,這意味著當前流行的各種版本,是有不盡如人意之處的。如果陳洪綬修訂得好,有可能成為主流版。
再加上他本就打算修訂《封神演義》等小說,把它們收入樂府。對《水滸傳》進行校訂添加私貨,也是順理成章地事情。
他問劉宗周道:
“陳洪綬打算怎麼改?”
“他能做好這個嗎?”
命人把陳洪綬召進來,問他有何觀點。
陳洪綬得到皇帝召見,心情極為激動。他從劉宗周那裡知道,皇帝不喜歡《水滸傳》的原因就是梁山好漢結局不好,影響朝廷招安。
所以在皇帝詢問他的看法時,他說道:
“建炎年間,有梁山泊漁人張榮等人,在梁山泊與金兵交戰。”
“學生打算把這件事化入《水滸傳》中,改為梁山好漢。”
這樣無論梁山好漢怎麼死,都是抗金而死。
和當前大明注重的抗虜,也是契合無比。
這個思路,朱由檢不置可否。因為他對陳洪綬能否寫出超越原版的《水滸傳》,沒有一點信心。
不過他還是鼓勵陳洪綬道:
“這個思路不錯,水滸中對此也有伏筆。”
“曾頭市的曾家,就是大金國人。”
“他們可能是金國提前安排的密探,如果梁山泊受招安後有部份人留守,那麼金兵南下時,必然不會放過他們。”
“你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寫一下七十回後的情節。”
對《水滸傳》前七十回的藝術性不敢小看,朱由檢不打算讓陳洪綬推翻重寫。
但是後面的內容如果陳洪綬寫得好,是有可能取代的。很多喜愛水滸傳的人,都對後面的情節不滿意,這也是金聖嘆七十回本廣為流傳的原因。
陳洪綬聽到皇帝轉念之間,就給出了自己寫作思路,而且和原文結合起來。對皇帝的才思敏捷不由大為稱讚,恭敬下拜說道:
“學生會盡力書寫,呈給陛下御覽。”
定下續寫思路後,朱由檢還不滿意,又說道:
“朕觀水滸一書,多有謬誤之處。”
“其中官職不清,地名更是混亂。”
“這樣的書想收入樂府,非得大改不可。”
打著這個旗號,朱由檢道:
“朝廷新近確立了規範字,除了一些特殊的古籍之外,所有正式出版的圖書,都要用規範字。”
“水滸傳作為小說不能例外,它裡面的教頭、提轄、制使等官職,要按宋朝的官職,確定品級地位。”
“還有彰德府、東昌府、高唐州這些地名,都是前元和本朝設立的,前宋根本沒有。”
“薊州在那時也不屬於宋地,北宋最北邊是雄州,和遼國以白溝河為界。”
“武松從滄州回清河時,也不應該繞遠路去陽穀。他的籍貫或路程,同樣要改一改。”
“這些都是水滸中的疏漏,修訂時要小心在意。”
這些後世經常被人提到的錯誤,此時一經說出,頓時引起劉宗周和陳洪綬側目。
他們實在沒有想到,皇帝對水滸傳的研究也如此之深。甚至拿出考證的態度,把水滸中的地名和官職,都研究了一遍。
這讓陳洪綬實在汗顏,感覺修訂《水滸傳》這部小說,任務艱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