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636章 戰爭迷霧(第3頁)

“如果陛下強令這些在冊的軍戶遷出去,臣擔心鬧出大亂。”

聽到他這一番揭露,朱由檢認識到衛所的情況,可能比自己想象的還要爛。

不過他對此已有心理準備,而且在有了單發火銃後心裡也有了底氣。所以並沒有慌張生氣,而是仔細詢問楊嗣昌道:

“像卿這樣的多嗎?”

“如果衛所要改制,你們的訴求是什麼?”

楊嗣昌本來做好了被皇帝責問的準備,沒想到皇帝如此通情達理,沒有揪著這件事不放。這讓他斟酌著說道:

“像臣的家族投身舉業軍戶不算多,能這樣做的大多是世官。”

“但是軍戶逃亡,在各地都屢見不鮮。”

“有些地方的衛所,已逃亡一半以上。”

“他們生息繁衍,在各地的子嗣不知多少。”

“如果強行緝捕帶回衛所,臣擔心各地都會生亂。”

衛所制度對軍戶可謂非常不友好,幾乎和軍官的農奴無異。

早在宣德、正統年間,五軍府衛有名無人的數量就達到一百六十三萬三千六百員名。以至於不明底細的英宗皇帝帶著京營出征,在土木堡失敗被擒。

之後在於謙等人的整頓下,京營戰力恢復了一些。但是京營的掌控權,也落入文官手裡。

後來憲宗、武宗、世宗在成化、正德、嘉靖年間都曾奪回京營,但在衛所制這個根基敗壞的情況下,皇帝稍微放鬆掌控,京營就仍被文官奪取。

而且勳貴的無能、世官的腐敗,也讓他們掌管下的軍隊和衛所,還不如交給文官掌管。

朱由檢登極後面臨的也是這個情況,天啟年間由閹黨、勳貴掌管的京營,完全可以說是爛得沒法再看。

他只能任命主動請纓的李邦華,負責整頓京營。以便在遇到建虜入侵時,京營能勉強依靠城池防禦。

現在有滿桂在草原上,建虜繞道草原入侵京城的可能變小。朱由檢開始想奪回京營,改造得更有戰力。

他面臨的第一個對手,不是一直向京營滲透的文官,而是勳貴和世官之間,盤根錯節的關係。

不把這個關係斬斷,整頓京營時就束手束腳。即使他一時間奪回來,以後稍微放鬆就會糜爛,控制權也會失去。

有心把京營打造成皇室鐵桿、手中利劍的朱由檢,自然是不願這樣的。

他需要把京城的軍隊從上到下梳理一遍,保證他們的忠心和戰鬥力。

所以,面對楊嗣昌的勸說,朱由檢道:
“楊卿說的情況,可以具體分析。”

“朕之前就下過命令,嚴懲崇禎元年以後還不收手的官員。”

“在此之前積累的弊端,則需要從長計議。”

這種歷史遺留問題,已經到積重難返的地步。朱由檢不可能對有關人員都嚴懲,只能嚴抓他登極之後這幾年。

不過即使如此,楊嗣昌也覺得不可行。因為衛所名冊就像黃冊一樣是爛賬,根本沒有人能理清楚。

他向皇帝一再勸說,不能要求所有軍戶回衛所,把他們強行遷徙:

“之前涿鹿三衛改制時,陛下曾經下令,允許分不到土地的軍戶轉為民戶。”

“臣以為京城的衛所即使遷到城外,也不可能擁有那麼多土地。”

“不如允許他們轉為民戶,只把願意種地的遷出去。”

這是曾在涿鹿區實行的政策,但是結束的原因也很簡單——

那就是很多軍戶寧願不要土地,也要轉為民戶。

這讓朱由檢只能結束這個政策,並且仿照在東寧衛設立的世襲軍士,給有功軍戶授予世襲軍士身份,介於官民之間。

然後涿鹿三衛的情況才穩定,有了足夠的兵員留下來。

現在楊嗣昌重提這個建議,讓朱由檢開始思索起來,不知要不要採納他的提議。

如果採納的話,可以預想會有很多軍戶會流失,甚至可能有一半多的軍戶會脫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