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640章 街道和道路標準(第2頁)

城外那就不一樣了,一旦發生戰爭堅壁清野,那就可能需要把房屋給拆毀。

如果來不及撤到城內的話,有可能連命都要搭進去。

所以城裡的人只要有條件,那是絕對不願前往城外的。

甚至就連外城的南城區,都有很多荒地。

陳奇瑜作為此事的主持者,更是提出了一系列理由,向武英殿裡的大臣仔細解釋道:

“新城門不但方便城內城外往來,把一些願意去城外的人遷出去。”

“還能方便城外的人來新鐘塔校時,在鐘鼓樓市場購物。”

“連接諸王府和大學城的鐵路,也要經過新鐘樓,直接修到城內。”

這點才是殺傷力最大的。

在諸王府和大學城規模越來越大的現在,很多達官貴人和學生家長,都要求修好連接的道路,方便京城和兩地的往來。

那些勳貴想到以後可以直接從鐘鼓樓乘坐有軌馬車通往諸王府一帶的宅邸,對此紛紛贊同。

其他大臣在想到那些學生後,也不好再提出反對意見來。

他們的親戚子弟有些就在學堂讀書,而且那些精力旺盛的學生,如今是京城報刊投稿的主力。

誰都不願意招惹這些人和他們的父母,不好再反對新開城門的提議。

陳奇瑜在說服他們之後,又指著京城街區圖說道:
“鐘鼓樓這邊,將成為一個交通中心。”

“建立有軌馬車站,通過大街上的鐵路,前往京城各地。”

“向南能連接皇城北面的北安門,向北連接新開的城門。”

“向西通過斜街連接德勝門,向東通過順天府街、東直門大街連接東直門。”

“這條大街還能向北連接安定門、向南連接崇文門。”

“可以說從鐘鼓樓這裡,能通往東城各地。”

朱由檢微微點頭,對陳奇瑜能理解交通中心這個概念很滿意。

而且更讓他滿意的,是以後能直接從皇城的北安門,經過新城門出去。
那樣以後他再前往諸王府就更方便,可以同樣坐有軌馬車。

如果京城遇到變故需要出城,他也能通過這裡快速出去。

所以,他向陳奇瑜道:

“四十米看似夠用,其實卻有些不足。”

“有軌馬車的鐵軌佔地至少要四米,複線就是八米。”

“如果考慮到安全空間,最好從鐵軌中間,向外留出六到八米。”

“朕的意思是,如果大街建成六車道的話,有軌馬車的軌道,放在二、五車道。”

陳奇瑜算了一下,有些不解地道:

“每條車道佔地四米,六車道也只需要佔地二十四米。”

“大街四十米寬,已經足夠鋪設。”

“即使有人佔了道,也能要求他們強制騰退。至少留出三十七米的大街寬度,在二十四米車道外還有十三米富餘。”

原文在六#9@書/吧看!

如果路上只有車道,確實可以這樣,但是朱由檢想著後世的規劃,說道:

“大街街道的中間,需要建設一條四到六米的分隔帶,裡面種上低矮的花草和樹木。”

“所有行人和車輛,都要靠分隔帶右側行走。只有在留出的缺口,才能左轉在左側道路回頭。”

“避免有些人在前進時突然調頭,造成交通混亂。”

“它的寬度具體是多少,多長距離設置一個開口,需要道路研究所的人試驗。”

這是朱由檢參考後世的街道,所提出的要求。

後世只要寬度很大的街道,基本都會設置分隔帶。尤其是高速公路上,這更可以說是必備。

此時的車輛速度雖然不快,中間調頭也不會帶來很大危險。但是對交通的阻塞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所以他吩咐在大街上設立分隔帶。

陳奇瑜最初還有些不太明白,但是在皇帝仔細講解之後,慢慢體會到其中的妙處,說道:

“如此一來,確實能讓道路更順暢。”

“但是減去六米後,大街上還有七米富餘。”

這個寬度,在他看來足夠行人所需。

甚至因為現在京城的街道上人車分離不明顯,有些行人還會上車道,不需要留出太多專門的人行道來。

不過在朱由檢看來,七米卻遠遠不夠。這樣分成兩側,每側就只能有三米五。

這個寬度別說對於大街了,對於小街的人行道都有點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