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319章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第3頁)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

 “陛下如此處置,難道你還不滿?”

 黃宗羲聞言止步,沒有繼續邁步。但是他的心裡卻仍有些不服,認為皇帝的贈恤雖高,卻沒有完全處置害死父親的人。

 所以他轉過頭來,跪在老師面前,泣涕道:

 “老師,你覺得陛下的處置公道嗎?”

 “為何許顯純那樣的惡人,仍舊沒被處死?”

 心中對皇帝的處置,仍有不服之意。

 劉宗周聞聽此言,不由嘆了口氣。

 說實話,他對皇帝沒有把許顯純等人處死,也有一些不滿。

 但是想想許顯純的出身,他能體諒到皇帝的難處,說道:

 ()

 “八議之闢,議親議貴。”

 “許顯純是外戚,就算大理寺定了死罪,皇帝也能寬大。”

 “如果連他這樣的身份都要被處死,那麼田爾耕呢?崔應元呢?”

 “是不是都得處死,才能讓你滿意?”

 “這樣報復下去,什麼時候能結束?”

 “難道你要陛下把所有閹黨的臣子都殺了?”

 “讓天下人人自危?”

 想到黃宗羲這些日子的表現,還有他之前整日裡面對爺爺黃曰中寫的“爾忘勾踐殺爾父乎”這八個字,劉宗周覺得自己這個弟子現在心裡充滿了仇恨,有違聖賢之道。

 所以他的心裡,現在更多的是自責。認為自己之前疏於教導,讓黃宗羲執著於仇恨。

 再想到自己之前勸皇帝懷仁義之心、行堯舜之道,他更加確定了,皇帝在這件事上沒有錯,錯的是黃宗羲太執著仇恨。

 如果按黃宗羲的想法,把許顯純等人殺了,那麼和他一樣罪名被殺掉的會很多,之前依附魏忠賢的臣子,必然人人自危。

 皇帝面對這個局面,可能收不住手,把很多人都殺掉。

 這對劉宗周來說,是更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所以他現在認為,皇帝對許顯純的處罰雖然有點輕,卻好過大開殺戒。

 尤其是想到皇帝之前按律處死楊鎬,就要同樣處死王化貞的事情。劉宗周更加覺得,不能讓皇帝開殺戒。

 所以他把黃宗羲喚到身前,語重心長地道: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你現在心中只有仇恨,而忘記了忠恕。”

 “記住,要忠於陛下,而且要心懷仁恕。”

 “現在陛下恩蔭你為太學生,你在回鄉守孝後,半年後來京學習!”

 黃宗羲的父親黃尊素,是在天啟六年閏六月自盡。黃宗羲守孝結束的時間,大約也在半年後。

 在黃宗羲不願放棄仇恨,還在在京城鬧事的情況下,劉宗周派人把他送回老家。並且給黃曰中寫了一封信,讓他教導黃宗羲。

 安排完這件事情後,劉宗周又送走了左光明。這個人是左光斗的弟弟,左光斗得到贈恤後,他要告訴家裡人。

 鹿太公等人,因為這件事圓滿結束,此時也紛紛告辭。

 一時間,先前人聲鼎沸的劉府,頃刻間少了許多人。

 劉宗周看著他們離開的身影,又想到黃宗羲的事情,想到左光斗和楊漣的東寧衛百戶贈恤,他忽然又想到一件事,寫了一封奏疏,讓人呈給皇帝。打算在黃宗羲放不下仇恨的情況下,讓皇帝派這些遇害的家屬去東寧衛,讓他們監督許顯純等人服刑。

 寫完奏疏之後,劉宗周聽到一陣樂聲,才發覺李玉沒有和他人走,仍舊還在自己家裡寄居。

 想到皇帝讓自己好好培養他,輔佐自己重製禮樂。劉宗周把李玉喚來,和顏悅色地道:

 “在京城還適應嗎?”

 “陛下上次召見,和你商量了什麼事?”

 對別人李玉可以說是機密,但是對劉宗周這個幾乎能知道一切機密的朝堂大臣,他就不能虛言搪塞了。猶豫了一下說道:

 “聖上讓我不要宣揚,說是給皇后娘娘一個驚喜。”

 “過幾日先生就知道了,是一段非常新穎的戲。”

 劉宗周聽他這麼說,啞然搖了搖頭,沒有追問下去。又想到李玉這些日子忙的事情,說道:

 “聽人說你要造鋼琴,有什麼需要幫助嗎?”

 “收集端清世子的著作和樂器,現在有沒有完成?”

 李玉之前確實需要幫助,但是在接受皇帝的命令()

 組建皇家樂團後,這些他以前需要求助他人的事情,如今就不需要了。那些西洋教堂,甚至要給他送鋼琴。

 至於端清世子的著作和樂器,鐘鼓司早就在收集。所以李玉向劉宗周道:

 “現在還沒有麻煩先生的地方。”

 “但是聖上說新的樂器完成後,要請劉先生像編撰《禮經正義一樣,編撰《樂經正義。”

 “重製禮樂,要重新編撰禮經和樂經。”

 劉宗周聽得張大嘴巴,這才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皇帝讓他指導李玉是客氣的說法,真實的目的是讓他為李玉背書,推廣重新制定的大明樂。

 再想到京報上的文章,劉宗周知道皇帝對樂有他的一套看法。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化為經文。

 這讓他有些釋然,也有些誠惶誠恐,唯恐編撰不力,撐不起《樂經正義名稱。

 作為失傳的經書,樂經太難註釋了:

 樂經失傳這麼久,陛下讓我編撰《樂經正義,實在太難為人了。』

 但是如果《樂經正義編的好,以後四書五經,就有可能變成六經了——』

 這可是流芳百世的名聲啊!』

 樂經失傳這麼久,他不奢望自己能完全復現,但是隻要《樂經正義編的好,不比其他五經的註釋差。劉宗周就敢說自己一定能成聖賢,名聲上不會弱於朱子。

 所以他的心中,對此十分重視。對李玉這個人才,也是非常看重——

 因為他對樂曲的理解,到底不如李玉這個創作戲劇的人。以後需要他的時候,可能還多著呢!(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

 “陛下如此處置,難道你還不滿?”

 黃宗羲聞言止步,沒有繼續邁步。但是他的心裡卻仍有些不服,認為皇帝的贈恤雖高,卻沒有完全處置害死父親的人。

 所以他轉過頭來,跪在老師面前,泣涕道:

 “老師,你覺得陛下的處置公道嗎?”

 “為何許顯純那樣的惡人,仍舊沒被處死?”

 心中對皇帝的處置,仍有不服之意。

 劉宗周聞聽此言,不由嘆了口氣。

 說實話,他對皇帝沒有把許顯純等人處死,也有一些不滿。

 但是想想許顯純的出身,他能體諒到皇帝的難處,說道:

 ()

 “八議之闢,議親議貴。”

 “許顯純是外戚,就算大理寺定了死罪,皇帝也能寬大。”

 “如果連他這樣的身份都要被處死,那麼田爾耕呢?崔應元呢?”

 “是不是都得處死,才能讓你滿意?”

 “這樣報復下去,什麼時候能結束?”

 “難道你要陛下把所有閹黨的臣子都殺了?”

 “讓天下人人自危?”

 想到黃宗羲這些日子的表現,還有他之前整日裡面對爺爺黃曰中寫的“爾忘勾踐殺爾父乎”這八個字,劉宗周覺得自己這個弟子現在心裡充滿了仇恨,有違聖賢之道。

 所以他的心裡,現在更多的是自責。認為自己之前疏於教導,讓黃宗羲執著於仇恨。

 再想到自己之前勸皇帝懷仁義之心、行堯舜之道,他更加確定了,皇帝在這件事上沒有錯,錯的是黃宗羲太執著仇恨。

 如果按黃宗羲的想法,把許顯純等人殺了,那麼和他一樣罪名被殺掉的會很多,之前依附魏忠賢的臣子,必然人人自危。

 皇帝面對這個局面,可能收不住手,把很多人都殺掉。

 這對劉宗周來說,是更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所以他現在認為,皇帝對許顯純的處罰雖然有點輕,卻好過大開殺戒。

 尤其是想到皇帝之前按律處死楊鎬,就要同樣處死王化貞的事情。劉宗周更加覺得,不能讓皇帝開殺戒。

 所以他把黃宗羲喚到身前,語重心長地道: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你現在心中只有仇恨,而忘記了忠恕。”

 “記住,要忠於陛下,而且要心懷仁恕。”

 “現在陛下恩蔭你為太學生,你在回鄉守孝後,半年後來京學習!”

 黃宗羲的父親黃尊素,是在天啟六年閏六月自盡。黃宗羲守孝結束的時間,大約也在半年後。

 在黃宗羲不願放棄仇恨,還在在京城鬧事的情況下,劉宗周派人把他送回老家。並且給黃曰中寫了一封信,讓他教導黃宗羲。

 安排完這件事情後,劉宗周又送走了左光明。這個人是左光斗的弟弟,左光斗得到贈恤後,他要告訴家裡人。

 鹿太公等人,因為這件事圓滿結束,此時也紛紛告辭。

 一時間,先前人聲鼎沸的劉府,頃刻間少了許多人。

 劉宗周看著他們離開的身影,又想到黃宗羲的事情,想到左光斗和楊漣的東寧衛百戶贈恤,他忽然又想到一件事,寫了一封奏疏,讓人呈給皇帝。打算在黃宗羲放不下仇恨的情況下,讓皇帝派這些遇害的家屬去東寧衛,讓他們監督許顯純等人服刑。

 寫完奏疏之後,劉宗周聽到一陣樂聲,才發覺李玉沒有和他人走,仍舊還在自己家裡寄居。

 想到皇帝讓自己好好培養他,輔佐自己重製禮樂。劉宗周把李玉喚來,和顏悅色地道:

 “在京城還適應嗎?”

 “陛下上次召見,和你商量了什麼事?”

 對別人李玉可以說是機密,但是對劉宗周這個幾乎能知道一切機密的朝堂大臣,他就不能虛言搪塞了。猶豫了一下說道:

 “聖上讓我不要宣揚,說是給皇后娘娘一個驚喜。”

 “過幾日先生就知道了,是一段非常新穎的戲。”

 劉宗周聽他這麼說,啞然搖了搖頭,沒有追問下去。又想到李玉這些日子忙的事情,說道:

 “聽人說你要造鋼琴,有什麼需要幫助嗎?”

 “收集端清世子的著作和樂器,現在有沒有完成?”

 李玉之前確實需要幫助,但是在接受皇帝的命令()

 組建皇家樂團後,這些他以前需要求助他人的事情,如今就不需要了。那些西洋教堂,甚至要給他送鋼琴。

 至於端清世子的著作和樂器,鐘鼓司早就在收集。所以李玉向劉宗周道:

 “現在還沒有麻煩先生的地方。”

 “但是聖上說新的樂器完成後,要請劉先生像編撰《禮經正義一樣,編撰《樂經正義。”

 “重製禮樂,要重新編撰禮經和樂經。”

 劉宗周聽得張大嘴巴,這才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皇帝讓他指導李玉是客氣的說法,真實的目的是讓他為李玉背書,推廣重新制定的大明樂。

 再想到京報上的文章,劉宗周知道皇帝對樂有他的一套看法。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化為經文。

 這讓他有些釋然,也有些誠惶誠恐,唯恐編撰不力,撐不起《樂經正義名稱。

 作為失傳的經書,樂經太難註釋了:

 樂經失傳這麼久,陛下讓我編撰《樂經正義,實在太難為人了。』

 但是如果《樂經正義編的好,以後四書五經,就有可能變成六經了——』

 這可是流芳百世的名聲啊!』

 樂經失傳這麼久,他不奢望自己能完全復現,但是隻要《樂經正義編的好,不比其他五經的註釋差。劉宗周就敢說自己一定能成聖賢,名聲上不會弱於朱子。

 所以他的心中,對此十分重視。對李玉這個人才,也是非常看重——

 因為他對樂曲的理解,到底不如李玉這個創作戲劇的人。以後需要他的時候,可能還多著呢!(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

 “陛下如此處置,難道你還不滿?”

 黃宗羲聞言止步,沒有繼續邁步。但是他的心裡卻仍有些不服,認為皇帝的贈恤雖高,卻沒有完全處置害死父親的人。

 所以他轉過頭來,跪在老師面前,泣涕道:

 “老師,你覺得陛下的處置公道嗎?”

 “為何許顯純那樣的惡人,仍舊沒被處死?”

 心中對皇帝的處置,仍有不服之意。

 劉宗周聞聽此言,不由嘆了口氣。

 說實話,他對皇帝沒有把許顯純等人處死,也有一些不滿。

 但是想想許顯純的出身,他能體諒到皇帝的難處,說道:

 ()

 “八議之闢,議親議貴。”

 “許顯純是外戚,就算大理寺定了死罪,皇帝也能寬大。”

 “如果連他這樣的身份都要被處死,那麼田爾耕呢?崔應元呢?”

 “是不是都得處死,才能讓你滿意?”

 “這樣報復下去,什麼時候能結束?”

 “難道你要陛下把所有閹黨的臣子都殺了?”

 “讓天下人人自危?”

 想到黃宗羲這些日子的表現,還有他之前整日裡面對爺爺黃曰中寫的“爾忘勾踐殺爾父乎”這八個字,劉宗周覺得自己這個弟子現在心裡充滿了仇恨,有違聖賢之道。

 所以他的心裡,現在更多的是自責。認為自己之前疏於教導,讓黃宗羲執著於仇恨。

 再想到自己之前勸皇帝懷仁義之心、行堯舜之道,他更加確定了,皇帝在這件事上沒有錯,錯的是黃宗羲太執著仇恨。

 如果按黃宗羲的想法,把許顯純等人殺了,那麼和他一樣罪名被殺掉的會很多,之前依附魏忠賢的臣子,必然人人自危。

 皇帝面對這個局面,可能收不住手,把很多人都殺掉。

 這對劉宗周來說,是更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所以他現在認為,皇帝對許顯純的處罰雖然有點輕,卻好過大開殺戒。

 尤其是想到皇帝之前按律處死楊鎬,就要同樣處死王化貞的事情。劉宗周更加覺得,不能讓皇帝開殺戒。

 所以他把黃宗羲喚到身前,語重心長地道: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你現在心中只有仇恨,而忘記了忠恕。”

 “記住,要忠於陛下,而且要心懷仁恕。”

 “現在陛下恩蔭你為太學生,你在回鄉守孝後,半年後來京學習!”

 黃宗羲的父親黃尊素,是在天啟六年閏六月自盡。黃宗羲守孝結束的時間,大約也在半年後。

 在黃宗羲不願放棄仇恨,還在在京城鬧事的情況下,劉宗周派人把他送回老家。並且給黃曰中寫了一封信,讓他教導黃宗羲。

 安排完這件事情後,劉宗周又送走了左光明。這個人是左光斗的弟弟,左光斗得到贈恤後,他要告訴家裡人。

 鹿太公等人,因為這件事圓滿結束,此時也紛紛告辭。

 一時間,先前人聲鼎沸的劉府,頃刻間少了許多人。

 劉宗周看著他們離開的身影,又想到黃宗羲的事情,想到左光斗和楊漣的東寧衛百戶贈恤,他忽然又想到一件事,寫了一封奏疏,讓人呈給皇帝。打算在黃宗羲放不下仇恨的情況下,讓皇帝派這些遇害的家屬去東寧衛,讓他們監督許顯純等人服刑。

 寫完奏疏之後,劉宗周聽到一陣樂聲,才發覺李玉沒有和他人走,仍舊還在自己家裡寄居。

 想到皇帝讓自己好好培養他,輔佐自己重製禮樂。劉宗周把李玉喚來,和顏悅色地道:

 “在京城還適應嗎?”

 “陛下上次召見,和你商量了什麼事?”

 對別人李玉可以說是機密,但是對劉宗周這個幾乎能知道一切機密的朝堂大臣,他就不能虛言搪塞了。猶豫了一下說道:

 “聖上讓我不要宣揚,說是給皇后娘娘一個驚喜。”

 “過幾日先生就知道了,是一段非常新穎的戲。”

 劉宗周聽他這麼說,啞然搖了搖頭,沒有追問下去。又想到李玉這些日子忙的事情,說道:

 “聽人說你要造鋼琴,有什麼需要幫助嗎?”

 “收集端清世子的著作和樂器,現在有沒有完成?”

 李玉之前確實需要幫助,但是在接受皇帝的命令()

 組建皇家樂團後,這些他以前需要求助他人的事情,如今就不需要了。那些西洋教堂,甚至要給他送鋼琴。

 至於端清世子的著作和樂器,鐘鼓司早就在收集。所以李玉向劉宗周道:

 “現在還沒有麻煩先生的地方。”

 “但是聖上說新的樂器完成後,要請劉先生像編撰《禮經正義一樣,編撰《樂經正義。”

 “重製禮樂,要重新編撰禮經和樂經。”

 劉宗周聽得張大嘴巴,這才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皇帝讓他指導李玉是客氣的說法,真實的目的是讓他為李玉背書,推廣重新制定的大明樂。

 再想到京報上的文章,劉宗周知道皇帝對樂有他的一套看法。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化為經文。

 這讓他有些釋然,也有些誠惶誠恐,唯恐編撰不力,撐不起《樂經正義名稱。

 作為失傳的經書,樂經太難註釋了:

 樂經失傳這麼久,陛下讓我編撰《樂經正義,實在太難為人了。』

 但是如果《樂經正義編的好,以後四書五經,就有可能變成六經了——』

 這可是流芳百世的名聲啊!』

 樂經失傳這麼久,他不奢望自己能完全復現,但是隻要《樂經正義編的好,不比其他五經的註釋差。劉宗周就敢說自己一定能成聖賢,名聲上不會弱於朱子。

 所以他的心中,對此十分重視。對李玉這個人才,也是非常看重——

 因為他對樂曲的理解,到底不如李玉這個創作戲劇的人。以後需要他的時候,可能還多著呢!(本章完)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