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褒獎武勳(第2頁)
“人皆說:我朝賢佐,商公第一。”
“商文毅公,當為紫閣功臣!”
內閣大學士不管怎麼說,都被人視作宰相。在於謙這個兵部尚書被排在功臣第一後,他們需要推出一個人選,作為大學士的表率。
群臣雖然覺得商輅的功業相比于謙差得遠,有點撐不起來紫閣功臣的稱號。但是除了他之外,那一段時間沒有更合適的人。
再加上商輅三元及第的事情,讓所有經歷過科場的文官服氣。他們對這個人選,至少不會反對。
朱由檢看著群臣的態度,雖然覺得商輅的功業差了點,但是列為紫閣功臣,勉強還算可以。而且因為商輅曾三元及第,民間傳揚起來,不會覺得商輅撐不起,不會覺得紫閣功臣是笑話。所以他贊同道:
“商文毅公德業兼有,當為內閣大學士表率。”
“當為紫閣功臣第二位!”
確定于謙之後,商輅排在第二。
然後又對商輅,封贈爵位神位:
“追贈商輅為淳安伯,後裔世襲指揮僉事。”
“朕會向太祖成祖提議,封商輅為嚴州府城隍。”
只是追贈伯爵,神位也只是府城隍。相比于謙來說,可謂差了許多。
然而群臣想到商輅的功業,大多對此表示滿意。
因為很多人猜測,商輅按功績有可能連爵位都贈不到。皇帝這個封賞,已經稱得上大方。
很多內閣大學士和未來大學士,開始以商輅為榜樣,爭取能有商輅的德業。
商輅之後,群臣還想推薦文臣,朱由檢看不下去,說道:
“正統、景泰年間,多有文臣武將立功,甚至被封爵者。”
“他們也應該為紫閣功臣,不能視而不見。”
讓兵部尚書袁可立,提出功臣人選。
袁可立得到命令,只能提出人選。
首先是三王伯爵之一的王驥,他是憑藉平定麓川的功勞,被封為世襲靖遠伯。現在的靖遠伯王永恩,就是王驥後裔。
然後是武將蔣貴,與王驥兩次南征麓川,立戰功第一,累封定西侯。現在的定西侯蔣惟恭,就是蔣貴後裔。
這兩個人,都以麓川戰功,被列入紫閣功臣。
然後是楊洪、石亨,這兩人在北京保衛戰中功勞最大。但是石亨後來參與奪門之變,而且力主殺于謙,非常令人不齒。再加上他後來以謀叛律被判斬刑,是蓋棺論定的叛逆之臣,所以不列為紫閣功臣。
楊洪在景泰二年去世,被追贈潁國公,後代世襲昌平侯。但是在奪門之變後,被英宗皇帝除爵,憲宗時授龍虎衛指揮使。
他的侄子楊能被封為武強伯,因為無子除爵。另一個侄子楊信被封為彰武伯,現在的彰武伯楊崇猷,就是楊信後裔。
朱由檢把楊洪列入紫閣功臣,擬封宣府城隍。又以楊洪後裔為世襲指揮使,允許海外開國,成為諸侯
如果他的後人有心氣,可以前往海外,開闢一個侯國。
楊洪、石亨之後,北京保衛戰中功勞最大的是郭登。此人是開國功臣武定侯郭英的後代,景泰元年被封為定襄伯,後嗣世襲指揮使。
朱由檢想把他列入紫閣功臣,鼓勵勳貴之後立功,但是卻遭到很大爭議。因為郭登的功績,相比楊洪不是那麼無可爭議,他的後嗣只是世襲指揮使,影響力沒那麼大。甚至因為武定侯家族在嘉靖年間跳得太歡,被很多文臣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