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376章 景教會和使團

朱由檢在得知耶穌會打算採用陡斯天尊這個譯名後,心中極為喜悅。

這代表著耶穌會的屈伏,讓他不用費心思從傳教士中選人,組建新的教會。

所以他很快應徐光啟所求,召見龍華民等人。

真正面對有可能溝通神靈的天子,龍華民等人戰戰兢兢,沒有了之前高談闊論的底氣。

湯若望是在聽說利瑪竇的事蹟後來到中國的,一直想做出利瑪竇那樣的功績。為此他學了很多天文、數學等學問,甚至想過如何拜見皇帝。恭敬道:

“尊敬的大明天子陛下,耶穌會中國傳教團商議後,決定接受陡斯天尊譯名。”

“請陛下正式下旨,以耶穌會為唯一合法傳教團體。”

朱由檢點頭認可,承認這是自己提出的條件,向站在旁邊的徐光啟道:

“徐學士,勞煩你來擬旨,冊封deus為陡斯天尊。”

艾儒略聽到之後,急忙道:

“陛下,不用下旨冊封,只是譯名而已。”

“如同akyamuni,被譯為釋迦牟尼,被尊稱為世尊。”

用這個稱號提醒皇帝,陡斯天尊不需要皇帝冊封。

龍華民、湯若望同樣如此請求,徐光啟也停筆不寫,期待地看著皇帝。

朱由檢見此情景,知道自己若強行冊封的話,阻力會非常大。所以他思索了一會兒,說道:

“佛道二教有能者,多有被冊封為法王、真君。”

“你們耶穌會的傳教士,能接受類似冊封嗎?”

龍華民、艾儒略聞言,都是面面相覷。因為法王、真君是佛道二教的神靈,如果皇帝給傳教士類似封號,同樣是在封神。龍華民道:

“吾教和佛道二教不同,第一條誡命就是,除了陡斯天尊之外,不可有別的神。”

“吾等傳教士,不敢受陛下冊封。”

“是不敢還是不願?”朱由檢反問了一句,又問道:

“朕聽說你們的教會中,有些德行高尚的,可以被冊封為聖徒。”

“朕作為天子,應該有冊封聖徒權力吧?”

一步一步緊逼,龍華民承受不住,求助地看向徐光啟。

朱由檢見徐光啟要說話,提前堵住他道:

“朕欲冊封利瑪竇為聖徒,在教堂中設聖徒殿,和陡斯天尊一起接受供奉。”

“徐學士以為如何?”

這是在封他的老師,徐光啟如何能反對。

以利瑪竇為榜樣的湯若望,更是欣喜地道:

“利子所言所行,確實堪稱聖徒。”

“中國的耶穌會,應當供奉利子。”

限定了一下概念,把利瑪竇只作為中國教區聖徒。

這代表著大明天子,只有冊封中國教區聖徒的權力。

龍華民和艾儒略聽到他這麼說,感覺這是一個好方法。在大明天子一定要掌握封聖權力的情況下,他們不能不讓步。

限定在中國教區,可以更好地向羅馬教廷解釋。甚至直接瞞著,不讓羅馬教廷知道。

朱由檢也沒想過自己冊封的聖徒被羅馬教廷承認,他需要的是先打開這個口子。在龍華民等人都承認大明天子的封聖權力後,他繼續道:

“朕聽說英格蘭的安立甘教會,以其國王為至尊。”

“朕作為天地之子,在耶穌會的教義中,又是何等地位?”

英格蘭安立甘宗這個幾十年前建立的新教會,龍華民等人如何不知道。

聽到皇帝的這個問題,他們在這個大熱天,竟然流出了冷汗。

龍華民戰戰兢兢地道:

“陛下,耶穌會上下,以羅馬教宗為尊。”

朱由檢聞聽此言,神情很是不悅,喝問道:

“若以羅馬教宗為尊,大明和羅馬教廷產生糾紛時,你們聽誰的命令?”

“徐學士,你說大明的教眾,應該首先效忠誰?”

徐光啟縱然信教,但是面對這個有可能要命的問題,毫不猶豫地道:

“當然是效忠陛下!”

“臣從未效忠羅馬教宗。”

最重要的支持者都這樣,龍華民等人毫無底氣可言。湯若望來自神聖羅馬帝國,對新教和改革教義的接受程度更高點,打圓場道:

“既是大明子民,自然應當首先效忠陛下。”

“教宗遠在羅馬,不會和大明有衝突。”

朱由檢聽出他的動搖,當即進一步道:

“朕聽說羅馬教宗,有權力決定尚未被基督教統治的地方。”

“所以在一百多年前,劃了條教宗子午線,決定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勢力範圍。”

“難道你們要告訴朕,遵守這個劃分?”

湯若望面對這個問題,頓時知道自己無法再含糊其辭。就連龍華民和艾儒略,同樣也有這個認知。

因為他們都知道,京城這一段時間討論最多的,就是海外分封的事情。如果他們敢說那些地方早就被教宗分給葡萄牙和西班牙了,想要分封的宗室和勳貴,估計能把他們撕碎。

就連徐光啟,在知道教宗子午線的事情後,同樣也認識到,耶穌會不能在這個問題上含糊。甚至他還想到了艾儒略的教皇翻譯,認識到裡面的“皇”字不是空穴來風,教皇在泰西一定意義上就是皇帝,掌握著名分大義。

現在教宗這個虛名皇帝,和大明的實權皇帝有衝突,夾在中間的耶穌會,頓時感到坐蠟。

就在龍華民等人想著如何回答時,又聽大明皇帝道:

“朕聽說安立甘教會,實行的是主教制,由主教會議決定教會事務。”

“朕有意為大明的耶穌會冊封大主教,汝等誰願擔任?”

這是明晃晃的誘惑,同時也是機會。湯若望很快認識到,大明皇帝是真的想學習安立甘教會,把中國地區的耶穌會從羅馬教廷獨立出來。

如果他願意答應的話,那就有可能成為第一任大主教,執掌這個新教會。這對於他來說,就是建立利瑪竇那樣的功業、成為中國教區聖徒的機會。

所以,在片刻的猶豫之後,湯若望跪伏在地,向大明天子下拜道:

“陛下,吾願為陛下牧守教民!”

龍華民、艾儒略聞言,頓時怒目而視,認為這是對羅馬教廷的背叛。以效忠教宗為宗旨的耶穌會,不容忍這種行為。

朱由檢卻很高興,當即就兌現道:

“湯教士勇於任事,當為大明的耶穌會大主教。”

“任期暫定六年,六年以後再選。”

又詢問道:

“湯主教以為,大明的耶穌會,以後應該如何稱呼?”

湯若望斟酌了一下,知道不可能繼續用耶穌會這個名字。畢竟耶穌會的本部在羅馬,宗旨是無條件效忠教宗。大明的耶穌會只是它的中國傳教團,沒能力佔據這個名字。

所以他說道:

“或許可稱耶教會,或者耶穌教會,稍微加以區分。”

艾儒略在旁忍不住,說道:

“可以稱為景教會!”

“這個名字以前就用過,信徒能夠接受。”

龍華民聽到這話,心中的驚愕簡直無法掩飾。他是實在想不到,艾儒略也打算脫離羅馬教廷自立。

但是想到六年後就要另選一個大主教,除了以大明天子為至尊外,在教會中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他也不由有些心動,覺得比中國傳教團監督的職位強得多,甚至有成為聖徒的機會——

放在羅馬,他絲毫沒有成為聖徒的可能,甚至羅馬教宗都可能不知道他是誰。

朱由檢對景教會這個名字很認可,笑著向艾儒略道:

“景教會這個名字不錯,以後可以這樣用。”

“咱們大明的教會,以後就稱為景教會。以大主教為首,召開主教會議決定重大事務,並推舉樞機主教,在主教會議不召開時處理事務。”

“首席樞機主教負責組建執事會,處理日常事務。監督樞機主教負責組建監事會,負責監督教士。”

“艾教士傳教已久,可擔任首席樞機主教。”

“監督樞機主教,龍教士可願擔任?”

龍華民面對大明皇帝的招攬,有些扭扭捏捏。他受耶穌會培養,心中不願意背叛羅馬教廷。但是大明皇帝開出的條件,確實比耶穌會強得多。他在羅馬教廷,根本是個小人物。

就在他心裡糾結時,又聽大明皇帝道:

“大明景教會脫胎於耶穌會,和耶穌會的關係不能斷,可以同時稱為耶穌會中國教團。”

“除了首先效忠大明外,其它方面,要儘量支持羅馬教廷。”

“朕會派出使者,向羅馬教廷解釋。並以貿易許可,尋求羅馬教宗諒解。”

“如果羅馬教宗願意承認景教會和華人信徒的權力,朕願意和羅馬教廷和平共處、互惠互利。”

對羅馬教廷的態度,朱由檢其實是無所謂。如果羅馬教宗願意承認自己搞出來的景教會,甚至承認華人教徒和泰西人教徒擁有同等的權力,朱由檢不介意為他提供支持,放開貿易權力——

他還想讓羅馬教廷多維持一段時間權勢,壓制西方各國發展。

龍華民聽到大明皇帝的這個想法,頓時高興起來。因為在他看來,大明皇帝的條件已經很豐厚。羅馬教宗大概率不會因為本就管不到的中國教徒,和大明皇帝對著幹。

甚至以他對羅馬教廷的瞭解,大明皇帝開出的貿易許可,有可能把很多高層收買。

所以在接下來大明皇帝任命他擔任監督樞機主教時,龍華民扭扭捏捏地接受了這個任命,並且請求作為使者,去羅馬教廷解釋。

朱由檢思考了一下這件事,對此點頭認可,又向徐光啟道:

“徐學士,你寫一份國書,問候羅馬教宗。”

“選個幾個教徒和龍主教一起去泰西,出使西洋諸國。”

徐光啟對這件事很是看重,決定推薦自己的弟子孫元化,擔任出訪使臣。

而且還建議皇帝授予一些空白旨意,方便孫元化在出使時隨機應變。

朱由檢考慮到大明對泰西的情況不瞭解,甚至連很多國家的譯名都沒定,答應了徐光啟的請求,讓使臣根據需要寫聖旨。

為了監督此事,朱由檢打算派遣太監和錦衣衛隨行。讓他們記錄泰西的事情,招攬一些人才。

例如他看重的伽利略等,都可以借這次出使發出邀請。達芬奇、莎士比亞等人的作品也要蒐集,為大明的繪畫和話劇提供借鑑。

這個使團的規模,也因此越來越大。成為東西方之間,第一個大規模交流的正式使團。(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