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404章 西南奇捷和搶時間(第2頁)

 如果說撫察罕、招海寇的功績,還有取巧成分的話。平定奢安之亂,就是實打實的功績。

 這場戰事的主帥,是皇帝登極後堅持更換的。甚至因此改動了丁憂制度,以便讓朱燮元上任。

 朱燮元上任之後,皇帝更是賜下尚方寶劍,給了朱燮元全權。

 這才有了西南奇捷的回報,即將要平定奢安之亂。

 這向世人昭告著,當今皇帝是一位英明的天子。

 而且這位天子麾下,有能征善戰的將帥。

 可以說,這場大捷之後,皇帝的威望會進一步提升。

 無論是朝堂大臣還是地方官員,面對皇帝的命令時,都會更慎重些。

 西南奇捷對於皇帝來說,就是一場及時雨。讓他英明天子的名號,被更多的人承認。

 任誰面對這種天子的旨意,都要掂量一下自己。

 所以,瞭解這場戰事意義的朝堂大臣,才對皇帝迫不及待地把朱燮元調回來,感到不可思議:

 難道皇帝就不擔心,朱燮元調走後西南戰事出現反覆,有損他的威信?

 傾向於維持西南當前的局勢,袁可立道:

 “水西地形崎嶇,尋常人摸清已經很難。”

 “徹底平定水西,仍舊需要朱燮元。”

 “臣恐這時候調換五省總督,會讓戰事反覆。”

 朱由檢點了點頭,說道:

 “朕也知道這一點,按理說不該把朱燮元這麼快調過來。”

 “但是朝廷這邊,確實需要他啊!”

 “長城總督一職,現在還是由秦侍郎兼任。”

 “他的身體不好,再這樣下去,朕擔心會再次累壞。”

 “朱燮元立下大功,他在長城朕會更放心些!”

 這讓袁可立沉思起來,有些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事實上,薊遼這一帶長城防禦有缺陷,幾乎是有見識的大臣都知道的事情。

 孫承宗就不止一次指出,林丹汗這個人不能信任,不能指望他幫助大明守草原。

 今年建虜對察罕部興安嶺故地的劫掠,毫無疑問證明了這一點。

 林丹汗等人面對建虜劫掠祖地都不敢抵抗,誰敢相信他們在建虜進攻大明時,會下全力牽制。

 一旦建虜繞過寧錦防線,通過草原進攻薊遼宣大一帶的長城,整個京城都會受威脅。

 所以皇帝把長城總督空置、讓兵部右侍郎秦士文兼任,才得到袁可立等人認同。因為他們同樣也擔心,建虜繞過寧錦防線破關。

 如今皇帝要把朱燮元從西南調過來,擔任長城總督,更加讓人認識到,皇帝對長城防線的擔心,以及對朱燮元的信任——

 這是要把長城的防禦重任,完全交給朱燮元。

 從西南升到京城附近,對於朱燮元來說是升官,阻攔的話有可能結仇。再加上京城防禦確實重要,袁可立一時無言。

 面對這個局面,大學士韓爌出言道:

 “西南戰局大勢已定,縱然換上的人稍差,也影響不了大局。”

 “臣以為朱燮元可以調離,傅宗龍、袁崇煥二人,皆可承擔重任。”

 推薦從傅宗龍和袁崇煥中,選擇一人擔任川貴五省總督。

 群臣交流之後,大體也是這個意見,朱由檢遂下令道:

 “朱燮元卸任川貴五省總督,以兵部尚書督師宣大、薊遼等處長城邊務,允許每月回京。”

 “川貴五省總督兼貴州巡撫一職,由提督傅宗龍接任。”

 “傅宗龍的提督一職,由雲南巡撫袁崇煥兼任。”

 讓內閣擬定旨意,調動三人職位。

 群臣看著韓爌,對他更是佩服。這次調動提拔了他的學生袁崇煥不說,而且朱燮元進京,也分了袁可立的職權。

 畢竟皇帝說了,朱燮元是以兵部尚書身份督師,而且允許回京,可以到兵部管事。

 袁可立這個兵部尚書,職權又一次被分。

 這讓明白其中微妙的大臣,如何不佩服韓爌。

 不過朱由檢對袁可立還很是信任,絲毫沒有故意打壓他的意思,詢問道:

 “京城周邊的總兵,現在有空缺嗎?”

 袁可立斟酌了一下,回道:

 “昌平總兵郭欽,因為附逆被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