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北斗 作品

第404章 西南奇捷和搶時間(第3頁)

 “現由副總兵管參將事徐鎮都署理,可以說在空缺。”

 朱由檢當即下令道:

 “貴州畢節等處總兵官許成名,調任昌平總兵。”

 “還有秦良玉的白桿兵,一併調到京城來。”

 “讓朱燮元、劉可訓、許成名、秦良玉等人挑選精兵進京,舉行奏凱獻俘大典。”

 決定舉行一次盛大的典禮,好好振奮京城人心。

 也讓世人知道,他這個皇帝的功績。

 然後他又安排道:

 “四川總兵侯良柱,加都督同知銜。”

 “蔭一子金吾衛指揮同知,告訴他好好作戰。”

 “若是能建幾個新衛所,朕不吝世襲指揮使甚至世襲爵位。”

 “西南有功將士,皆可在新衛所當世官。”

 “世襲軍官和世襲軍士的賞賜標準,要告知前線將士。”

 這是對西南有功將士的封賞,也是他調回朱燮元的原因。

 如果按朱燮元的做法很快招降安位,如何獎賞平定奢安之亂的有功將士?

 就是在水西再打上幾年,朱由檢也要開闢幾個新衛所,封賞有功將士。

 不過對於侯良柱他不是沒有警惕,在把劉可訓調回京城之後,他想到之前自己賜下銀印的援蜀參軍副總兵江起龍,下令道:

 “江起龍實任四川副總兵,讓他輔佐侯良柱。”

 “選拔能臣擔任護軍都尉,不要再出現這種爭功的事情。”

 然後又讓群臣,對西南奇捷的有功人員,擬定相應賞賜。

 雖然大部分賞賜要等正式奏報傳來,但是朱燮元、侯良柱、劉可訓、許成名四人,功勞已經能基本確定。

 朱由檢的意見,是為朱燮元蔭子世襲指揮使,侯良柱蔭子世襲指揮同知,劉可訓、許成名蔭子世襲指揮僉事。

 群臣對皇帝如此迫不及待地封賞朱燮元等人,略有一些不解。畢竟正式的奏報沒有傳來,有些不合常理。

 但是他們也不可能在這時候潑冷水,向皇帝說這樣的大捷不能封賞。

 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群臣都明白了皇帝對兵事的重視。尤其是紫閣功臣的名單出來後,更讓群臣知道,想成為紫閣功臣最好的辦法是立武勳。

 皇帝對朱燮元的封賞,可以看做對他們未來的賞賜。

 群臣但凡是想要立功受賞的,就不可能和他過不去。

 更何況,西南奇捷之後,朱燮元已經稱得上紫閣功臣候選人。未來他只要不犯大錯,名列紫閣是大概率的事情。

 這樣他的後裔,就可能成為一方諸侯。

 群臣面對這樣的朱燮元,當然要尊重點。

 任何有關他的事,都要慎之又慎。

 否則就可能在朱燮元的傳記裡,成為反面人物。甚至被朱家嫉恨,結下家族仇怨。

 這種沒好處的事情,大部分官員是不會做的,這也是他們不反對皇帝調朱燮元進京的原因。

 誠意伯一個伯爵家族,就能在和東林黨結怨後屹立不倒。甚至被皇帝重用,成為長江提督。

 有封地的貴族後代,絕對更讓人忌憚。

 因此這些賞賜,得到順利下發。

 朱由檢讓大學士擬旨,催促朱燮元在交接西南事務後,一定儘快過來。

 畢竟按照歷史,明年十月就是己巳之變。如果交接得快,朱燮元能在明年初進京。

 這樣他就有半年多的時間,熟悉長城防禦。

 如果再晚一些,留給他整頓的時間就少了。

 面對建虜進犯的時候,有可能出現疏漏。

 隨著崇禎二年的臨近,對長城防禦越來越重視的朱由檢,迫切需要朱燮元儘快就任。

 提前了將近一年的西南奇捷,讓他有充足的時間把西南的精兵強將調過來。並且讓朱燮元這位統帥之才,負責長城防禦。

 可以說,在經過一年多的運籌後,朱由檢逐漸解決了四方的戰亂。讓朝廷有了足夠的精力,用於對付建虜。

 明年的己巳年,就是一個考驗。是像歷史上那樣遭到建虜入侵導致全局盡毀,還是防住建虜甚至展開反攻——

 對於朱由檢和大明來說,都是至關重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