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東野老 作品

第675章 ,完成任務的第一個提示(第2頁)

 他對馬老師說道:“今天,我一進校園,看到這裡的美景,就想動筆畫一畫,只是不太好意思,既然有這個機會,我想試著畫一幅風景寫生就畫咱們的花園。” 

 “可以,咱們直接去庭院。”馬老師看過姜哲的肖像畫以及獲獎作品,本以為姜哲會選擅長的人物寫生,但沒想到他會畫風景寫生。 

 既然如此,看看姜哲的風景寫生也不錯。 

 希望自己朋友的這位學生,千萬別栽跟頭,否則自己面子上也不好看,畢竟是自己向學校彙報了這件事。 

 因為馬老師的安排,交流活動分為兩場。 

 濱海藝術學院的學生,聽美院研究生的講解。 

 馬老師召集部分自己的學生,看姜哲寫生,兩個交流活動同時進行。 

 姜哲選好了畫具,幾人一起來到學校庭院。 

 庭院中人來人往。有學生路過,見到馬老師會打招呼,同時以好奇的觀察正在支開畫架的姜哲。 

 馬老師的一批學生,陸續聚集。 

 聽馬老師介紹姜哲之後,大部分人聽說過姜哲的名字,對姜哲報以掌聲。 

 姜哲一邊準備工具,一邊做開場白。 

 主要是客氣一下,自己水平不足大家多提寶貴意見等等。 

 他往調色板上擠顏料的時候,已經考慮好,準備綜合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部分色彩技巧,在色調與畫面氣氛上,做一些文章。 

 雖然有難度,但他不怕挑戰。 

 他面對一張60x40cm的畫布,屏氣凝神,等心神平靜下來,直接用馬毛畫筆,蘸半透明的生褐色,開始起稿。 

 姜哲選擇花園中的水塘,和樹木,作為主要刻畫內容。打算用水面倒映,擴大視覺空間。花園中的植物,道路作為中景,教學樓與天空,作為背景。 

 這些景色在現實中看很好,但是放入面中,需要對色彩進行調整。 

 他想讓整幅畫的色調明快,就要對形象的固有色,做出改變。 

 姜哲在起稿之後,鋪底色的時候,把天空,水面的深色畫好,在樹木和水面倒影的暗部,畫出幾筆十分純淨的藍色,紫色。 

 在姜哲開始起稿時,嫻熟的構圖以及概括生動的造型筆法,讓觀眾們暗自讚許。 

 從起稿階段就能看出水準高低。 

 一些路過的師生,看到有人在校園寫生,被吸引過來。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看到姜哲在鋪色階段,把一些對比強烈的顏色,還有一些不知所謂的色彩放到了畫面上,很多人不解其意,還想到這人是不是徒有其名? 

 姜哲不知道此時觀眾們的想法,他按照自己的節奏,對物像進行提煉,刻畫。 

 時間有限,他選擇在畫面上先畫純度高的色彩,然後在調色的過程中,進行深入刻畫。刻畫與調色幾乎同步進行。有些調色過程,是直接在畫面上進行。 

 眾人看到姜哲刻畫的過程中,偶爾會停下來觀察,審視畫面,其餘時間,都在有節奏的鋪色,過調整,所以,進度非常快。 

 這種刻畫速度,需要很強的把控能力。 

 隨著刻畫的深入,原本一些看不明白的,過於跳躍的色彩漸漸顯示出作用。 

 馬老師看到,姜哲刻畫時,對湖面以及樹蔭當中的部分綠色略做調整,就讓原本過於明豔的幾筆藍、紫色彩,變得非常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