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五十四章 《三國演義》同人作品出現了

 之後的日子裡,郭康雖然依舊很忙,但反而不用動太多腦筋了。公主的大婚複雜而冗長,但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各種社交活動,儀式本身反而沒有太多東西。

 負責禮儀安排的彼得神父,教郭康各種流程的時候,還專門自嘲過。他說,當年拜上帝教的婚禮,其實只要三個人就行。新郎和新娘彼此宣誓,神父則在旁邊代表天父見證。有些特殊場合,連神父都可以省略,只要兩人互相接受,事後報備一下,就算形成婚姻了。

 這種婚姻方式,很快在羅馬帝國內部擴散開。因為傳統的羅馬婚禮過於繁雜昂貴,普通人根本結不起婚。但在社會大環境下,不出這個錢,雙方家族都會覺得很沒面子。結果,不但底層人結不起婚,連社會中層也因此被迫承受了重擔,平白給婚姻增加了成本。

 所以,拜上帝教提出了這個新思路之後,很多人順水推舟就加入進來。因為接受了天兄的新教義,加入了教會的新組織,也就有理由擺脫之前各種陳規陋俗的束縛了。

 彼得神父說,大家其實都知道,教義能夠這麼快地自下而上傳播,和早期教會的這些特徵,肯定是有關係的。但是,現在的情況,卻已經改變了。

 雖然教會理論上還在堅持教義,但婚禮儀式依然越來越複雜。入教的上層人士根本不管經書裡的教誨,經常互相攀比生活的奢侈,儀式規模越來越大,開銷也越來越驚人。

 到了今天,婚禮的情況,和古羅馬時代,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雖然名義上是拜上帝教形式的婚姻,但古時候出現的問題,現在也一個不少地重現了。決定婚姻的依然是雙方家族的父親,大家看重的也依然是錢財而非靈魂的契合。修士們自己都沒法解釋,怎麼會重複出現這種事情,只能怪罪於世俗慾望的腐化。但他們的呼籲,也總是沒什麼效果。

 彼得神父對此很是感慨。早期的教會就是從底層發展起來的,教會的生命力也來自於社會的根部。但現在,教會走上了古代羅馬的老路,也不知道今後會不會有一個新的、來自基層的組織,重複一遍當年的情況,最終像教會取代古羅馬祭司一樣,把教會也取代掉。當然,他們估計也只能壓制一段時間,最後一樣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吧。

 郭康對此也深有感觸。他自己平時天天倡導節儉,也帶頭反對奢侈,但是除了自己,其實也管不到幾個人。社會中的這些狀況,可能確實不是他個人力量能夠改變的。

 而且,這些問題,也不是古羅馬的個例。那個時候的漢朝,同樣在面對相似的情況。

 兩漢時期,隨著國家強盛,經濟發展,從上層到民間,都開始崇尚奢侈。貴人結婚,聘禮多至鉅萬,其他人也爭相效仿。時人描述說,富人為此爭相攀比,窮人則恥於不如別人,結果“富者空減,貧者稱貸”,已經影響到了眾多家庭的正常發展。

 而從結果看,能借到錢結婚的人,可能都不算真的窮了。當時,郡縣的官吏,都經常有貧困不能結婚的。史書記錄裡,甚至有郡裡議曹的掾吏,到了五十歲都沒錢結婚的。最後,還是太守和同事們給他湊錢,才給夠了聘禮。

 漢朝的制度,郡裡各曹的掾吏,是太守自行任命闢用的,全郡一般也就幾十個編制。其中,議曹負責給太守出謀劃策,也主持官吏開會,並整理大家的意見給太守上報。因此,一般只有親信人員,才安排這類崗位。平時能直接在長官門庭下出入,號稱“門下吏”,地位比普通的列曹掾吏還要高。這樣的人都結不起婚,可見社會上的情況,到了何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