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五百四十章 待老僧伸伸腳(第2頁)

    “這要是一般的小孩子,估計都要憋不住了吧。也就是他志趣高遠,才不在乎這個。所以,我當時才一時心血來潮,想了這麼個歪點子。大師父可不要笑話我啊。”

    道衍和尚笑著搖搖頭,說道:“世子旁邊,也不缺美人相伴吧。”

    “您是說哪位啊?”孫十萬問:“我前兩天來拜訪的時候,這邊的人,應該都見過了。”

    “就是那個金黃色頭髮,高個子的泰西姑娘。”道衍和尚描述道:“世子和她好像很是親近,估計是把她作為這種相伴自己的美人了吧。”

    “那姑娘也太高太大了吧。”孫十萬有些驚訝,但仔細一想,好像也有道理:“不過他倆確實很親近,哪怕孫某是個剛來的外人,也能看出來。不過……這……”

    他猶豫了下,似乎不太能接受讓娜女俠也算美人的判斷。

    “這話我本來不該說的,但反正是閒聊,就恕我多嘴幾句吧。世子是不是身處蠻夷之地,遠離華夏文物太久了?”孫十萬一反平時的謹慎,小聲嘀咕道:“那西戎姑娘,五官分佈還可以,但面貌過於剛硬,皮膚不夠潤滑,身材也毫無嬌小的美感。行動時大大咧咧,一看就沒有受過禮儀教育。手上看著頗為粗糲,腳也很大。不像是美人,倒像是個村姑。”

    “哎,大師父您是出家人,估計不屑於瞭解這些。但是在我們看來,這姑娘的姿色,恐怕……還是有些不夠登臺面的。世子畢竟是正經人,真需要的時候,不能連個樣貌合格的女侍都沒有吧。哪怕不是為了取悅眼睛,王府的日常運營,應該也少不了這些事情吧。”

    “我確實不太瞭解。”道衍和尚倒是沒有用心思和他爭,只是隨口說道:“不同地方的人,面貌差別還是挺大的。這地方的姑娘,或許就是以此為美吧。”

    “而且,世子最近好像又招攬了一位中原來的姑娘,我看那兩人經常相互打趣,關係應該也可以吧?”

    “那位啊。”孫十萬確實能夠直接想起是誰,但還是忍不住笑著搖搖頭:“那位也一樣吧。而且,正因為她是中原人,所以問題也更直接了。”

    “我記得她也在我們大元待過。這姑娘年級好像不大,但就已經是這個個子了。還不從事正經的工作,喜歡舞槍弄棒的。等完全長成的時候,塊頭估計都不比剛才那位西戎姑娘差。而且,手腳也是同樣的粗大。敝國雖然也在海外,但她這樣,哪怕在我們那幾片狹小的地界,也實在說不上是美人啊。關鍵是,世子周圍這二位同齡姑娘,一華一夷,卻都是大腳村婦的樣子。別人看到,不會笑話世子沒有品味麼?當然,這也只是我個人淺見就是了。”

    “孫員外謙虛了。”道衍和尚笑著搖搖頭,趁勢問道:“莫非你們爪哇那邊,不喜歡這種人麼?我雖然學的是佛法,但也略讀過一些儒家典籍。《詩經》裡面形容大美人莊姜,寫的明明是‘碩人其頎’,意思是她身材高大而修長。現在的變化,居然這麼大麼?應該不至於吧。”

    “可能也和地域有關吧。”孫十萬想了想,說:“詩經的那些描述,都是在中原地區。現在北人還是喜歡這種女人,也不太意外。”

    “《詩經》畢竟太過久遠了,那個時代的人還很古樸。或許,北人、戎狄的審美,反而更接近那個離蠻荒尚不遙遠的時代吧。至於我們江南,自從六朝以來,漸漸興起,就有了自己的一套審美了。而且,文教發達起來之後,這些評價標準,也有了更多的文化意義,和他們那樣的地方,也肯定有區別了。”

    “當然了,古人這樣是可以理解的。但現在的話,家境不夠殷實的普通百姓,才會喜歡這種壯碩婦人。”他解釋道:“至於有點餘財、有點品味的士大夫,都脫離了這種最為本能和低俗的審美。所以,受歡迎的,反而是瘦小、嬌弱的女子了。”

    說到這,可能是來到了自己喜歡的環節,孫十萬似乎頗有興致,也不管對方想不想聽,直接介紹道:“這其中呢,又以削肩、細腰、平胸為佳。當然了,最上等的,還得看足部才行。”

    “據說,南齊東昏侯的潘妃,以足美出名,很受寵幸。東昏侯讓人把黃金鑿成蓮花的形狀,貼在地上,讓潘妃在上面行走,號稱‘步步生蓮花’。後人便因此把這種腳,叫做‘金蓮’。算起來,歷史也不算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