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二十四章 甲彈對抗!(第2頁)
急缺箭矢的時候,國王甚至下過命令,要求國內每隻鵝都要提供六根羽毛充當箭羽。一聲令下,全國的農民都去薅鵝毛……可以說十分“秦制”了。
而在這種模式下,箭矢依然很貴。100支充當箭桿的好木材,就要16個便士;成品還更貴,10打箭,120支,就要1個英鎊。算下來,一支箭就要兩個便士——足夠僱傭一個愛爾蘭長矛兵打一天了。
而且,和所有僱傭兵一樣,愛爾蘭人的工錢可以剋扣,但箭卻是沒法糊弄的。愛爾蘭人沒餉銀,沒吃的,依然可以堅持奮鬥一陣子,但箭要是沒做好,那是真的射不準。更何況,愛爾蘭人戰死了,這錢就不用給了,而箭射壞了,那就真沒了。
所以,用弓箭作戰,是真的不便宜——你這一拉弓,一放箭,嗖地一聲,就是一個愛爾蘭人飛出去了……這能不心疼麼。
貴還只是一種表象,價格看起來也只能部分體現供求關係。因為更多的時候,是有錢也買不到,因為真的來不及生產出來。用看得見的、看不見的手,都沒法把它變多。
1338年到1344年,英格蘭軍隊六年間得到的箭矢補充,一共也就13萬支。1344年到1351年,英格蘭軍隊則一共用了一百萬支箭,包括了1346年在克雷西和法國人決戰時的消耗。這之後,英格蘭就耗光了存儲,趕造的箭也補不上缺口了。
1356年,黑太子愛德華要求國內緊急補充兩萬四千支箭給他,以應對將要和法國人爆發的大戰。結果,王國政府連這點都沒能提供,因為老家那邊的庫存也早已耗盡,一根都沒有了。無奈之下,愛德華在普瓦捷,倉促與追擊的法軍交戰,長弓手很快就把最後攜帶的箭矢用完,甚至開始丟石頭來攻擊。
戰後,英格蘭人得到了大量贖金,資金寬裕了許多,趕緊四處採購。在1360年,恢復了28萬支箭的庫存。這段時間大戰不多,大家開源節流,儘量節省,用了二十年,還剩一萬多支,算是很不容易了……
而中原那邊,唐朝一個軍出征,理論上就要攜帶375萬支弓箭和25萬支弩箭。宋朝的箭矢乾脆是按千萬囤的。同時代的元朝,資料少了很多,而洪武初年,箭矢生產已經跌到一年不到二百萬支,因為這會兒已經開始大量造火器了。
這種差別之下,歐洲這邊的遠程武器,影響力肯定就沒中原大了。弓箭的篩選能力降低,對防護的要求,也隨之低了不少。
而鎧甲的發展,終究還是個材料的問題。
箭矢的侵徹能力,受硬度的影響很大。如果防具比較軟,那麼防護能力就會差很多——後世有一些經典的、失誤射穿高壓鍋之類的案例,就是這個原因。因為這些金屬材質很軟,所以哪怕足夠厚實,也能被流矢打個對穿。相反,而如果表面非常硬,就可以提高效率,不用太厚,也會有很好的效果。要是能比箭頭還硬,那甚至可以把箭頭磕碎、箭桿擠爆,讓大量能量損失在箭矢本身的形變上。
中原的弓箭,發展的很早很快。新石器時代後期,中原的箭鏃漸漸從三角形發展為錐形,出現了箭鋌,箭鏃的長度來到了7到10釐米左右。在一些大型遺址,發現了量產箭鏃的作坊。
陶寺遺址這種地區中心裡,已經有了從採石、粗加工、精加工到最終存儲的明確分工,而且整個流程和各個工坊區,明顯都是政權本身在組織和管理。一些產品,還會出口到其他聚落。這種規模的武器生產,也是那個時代很少見的。可以說,從文明一開頭,就已經有這種風格上的差別了。
而這種作戰環境下,軟質護甲就很尷尬了。
到了青銅時代,中原地區也出現過大塊青銅板做成的護甲,風格和希臘人都差不多。但這種鎧甲基本沒怎麼流行過,原因也是一樣——青銅太軟了,防護效果並不理想,反而還很重,副作用已經超過了正面效果。哪怕不缺銅的場合,也很難讓人滿意。
而之後,弓箭的發展也一直比護甲還快。到春秋後期,《左傳》記錄說,潘黨和養由基比射箭,把札甲堆疊起來射,結果都能射穿七層甲。楚莊王的時候,大貴族若敖氏發動叛亂,首領鬥越椒親自放箭射楚莊王,第一箭擊穿了的車轅和戰鼓的底座,插在了指揮用的銅鉦上;第二箭又穿過了車轅,貫穿了車蓋的銅柄。
而在這種模式下,箭矢依然很貴。100支充當箭桿的好木材,就要16個便士;成品還更貴,10打箭,120支,就要1個英鎊。算下來,一支箭就要兩個便士——足夠僱傭一個愛爾蘭長矛兵打一天了。
而且,和所有僱傭兵一樣,愛爾蘭人的工錢可以剋扣,但箭卻是沒法糊弄的。愛爾蘭人沒餉銀,沒吃的,依然可以堅持奮鬥一陣子,但箭要是沒做好,那是真的射不準。更何況,愛爾蘭人戰死了,這錢就不用給了,而箭射壞了,那就真沒了。
所以,用弓箭作戰,是真的不便宜——你這一拉弓,一放箭,嗖地一聲,就是一個愛爾蘭人飛出去了……這能不心疼麼。
貴還只是一種表象,價格看起來也只能部分體現供求關係。因為更多的時候,是有錢也買不到,因為真的來不及生產出來。用看得見的、看不見的手,都沒法把它變多。
1338年到1344年,英格蘭軍隊六年間得到的箭矢補充,一共也就13萬支。1344年到1351年,英格蘭軍隊則一共用了一百萬支箭,包括了1346年在克雷西和法國人決戰時的消耗。這之後,英格蘭就耗光了存儲,趕造的箭也補不上缺口了。
1356年,黑太子愛德華要求國內緊急補充兩萬四千支箭給他,以應對將要和法國人爆發的大戰。結果,王國政府連這點都沒能提供,因為老家那邊的庫存也早已耗盡,一根都沒有了。無奈之下,愛德華在普瓦捷,倉促與追擊的法軍交戰,長弓手很快就把最後攜帶的箭矢用完,甚至開始丟石頭來攻擊。
戰後,英格蘭人得到了大量贖金,資金寬裕了許多,趕緊四處採購。在1360年,恢復了28萬支箭的庫存。這段時間大戰不多,大家開源節流,儘量節省,用了二十年,還剩一萬多支,算是很不容易了……
而中原那邊,唐朝一個軍出征,理論上就要攜帶375萬支弓箭和25萬支弩箭。宋朝的箭矢乾脆是按千萬囤的。同時代的元朝,資料少了很多,而洪武初年,箭矢生產已經跌到一年不到二百萬支,因為這會兒已經開始大量造火器了。
這種差別之下,歐洲這邊的遠程武器,影響力肯定就沒中原大了。弓箭的篩選能力降低,對防護的要求,也隨之低了不少。
而鎧甲的發展,終究還是個材料的問題。
箭矢的侵徹能力,受硬度的影響很大。如果防具比較軟,那麼防護能力就會差很多——後世有一些經典的、失誤射穿高壓鍋之類的案例,就是這個原因。因為這些金屬材質很軟,所以哪怕足夠厚實,也能被流矢打個對穿。相反,而如果表面非常硬,就可以提高效率,不用太厚,也會有很好的效果。要是能比箭頭還硬,那甚至可以把箭頭磕碎、箭桿擠爆,讓大量能量損失在箭矢本身的形變上。
中原的弓箭,發展的很早很快。新石器時代後期,中原的箭鏃漸漸從三角形發展為錐形,出現了箭鋌,箭鏃的長度來到了7到10釐米左右。在一些大型遺址,發現了量產箭鏃的作坊。
陶寺遺址這種地區中心裡,已經有了從採石、粗加工、精加工到最終存儲的明確分工,而且整個流程和各個工坊區,明顯都是政權本身在組織和管理。一些產品,還會出口到其他聚落。這種規模的武器生產,也是那個時代很少見的。可以說,從文明一開頭,就已經有這種風格上的差別了。
而這種作戰環境下,軟質護甲就很尷尬了。
到了青銅時代,中原地區也出現過大塊青銅板做成的護甲,風格和希臘人都差不多。但這種鎧甲基本沒怎麼流行過,原因也是一樣——青銅太軟了,防護效果並不理想,反而還很重,副作用已經超過了正面效果。哪怕不缺銅的場合,也很難讓人滿意。
而之後,弓箭的發展也一直比護甲還快。到春秋後期,《左傳》記錄說,潘黨和養由基比射箭,把札甲堆疊起來射,結果都能射穿七層甲。楚莊王的時候,大貴族若敖氏發動叛亂,首領鬥越椒親自放箭射楚莊王,第一箭擊穿了的車轅和戰鼓的底座,插在了指揮用的銅鉦上;第二箭又穿過了車轅,貫穿了車蓋的銅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