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知識學到力量 作品

第二百四十五章 重啟新政(第3頁)

也就是說基本上大部分縣,最少都有兩個稅關,這次李皓就打算好生整理一番。

而且這樣一來也有好處,只要權歸一處,在某種程度上就可以避免重複徵稅的問題。

在李皓的講解過後,富弼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若是按你所說,朝廷能徵到賦稅數量只怕會減少很多吧!”

對此李皓說道:“這倒不用擔心,根據我安排的人在幾處稅關的測算,在對應各地上交稅賦數量來看。

各地官員大多都有出入,若是能由三司直轄,稅賦並不見得就會少多少。淪

而且三司如今也沒能力一下子全部接管過來,所以我打算從京畿路和京東西路開始。

先行接管開封府和應天府的相應職權,然後再推廣至這兩路的其他州縣。

等到三司藉著這個機會,將相應人員培養出來之後,再繼續分配接管各路,推行至大宋上下二十六路。”

歐陽修和富弼對視一眼之後,富弼便說道:“既然如此,那我與永叔也會來支持你,接下來你便開始著手佈置此事吧。”

李皓當即起身答道:“下官明白,下官一定會將此事辦妥。”

“坐下說話就行。”富弼對李皓說了聲,然後便又對兩人說道:“既然商稅之事要改,那其他方面的改革也可以著手進行了。”

這下主要商談的就是富弼與歐陽修了,針對當初嘉佑新政中未完成的措施,兩人開始討論起來,並時不時還要徵詢李皓的意見。淪

這次李皓可不再是當初的微末小官,上次李皓在上書的時候,只提到了富國之法。

其他關於吏治改革和軍事改革的方面,李皓是閉口不言的,以免惹禍上身。

可現在情況就不一樣了,李皓這個計相雖說比不上面前這兩位,但也是位高權重,這些話也就能說上一說了。

反正一番討論下來,最終確立下了繼續新政的決心。

當然,現在還沒到全面復起的時候,畢竟光自己三個人,要完成一場那麼多事,是怎麼也做不到的。

所以接下來,便打算全面召回當初因慶曆新政而被貶在外的諸多老臣,以此作為助力。

這話也讓李皓心中一動,自己能不能也搭上這座船,把自己需要的人也一同接回來呢。淪

這事李皓記到了心裡,就看後面有沒有機會來辦了。

之後數日,歐陽修和富弼接連找了一些信得過的朝臣,商議新政變法之事,並且幫著李皓奪權稅權。

李皓則是在挑選人員,其中應天府的人選極為重要,畢竟不在自己眼皮底下。

很多事情都需要負責之人臨機決斷,這對於能力的要求還是很重的,而且還得考慮到忠心問題。

畢竟關於李韋的事,也得有人就近幫著自己盯著。

正當李皓糾結於人選的時候,宮中苗太妃將李皓召進了宮,當面同意了李皓的建議。

於是在李皓的安排之下,苗太妃將李韋單獨召進了宮,進行了一番長談。淪

反正話中意思就是以保舉李韋為寧陵縣監稅,換取李韋自請離京任職,讓福康公主可以回宮休養。

對於苗太妃的舉動,李韋倒是沒有懷疑什麼,畢竟李韋也知道苗太妃看自己有多不順眼,想把自己打發出京也屬正常。

當時,李韋其實是不太願意的,雖然能夠去任實職是好,但李韋擔心,自己這一出京之後,就再也回不來了。

不過在苗太妃的一番勸戒之下,李韋最終還是答應了。

畢竟在李韋看來,只要自己不與福康公主絕婚,有這夫妻名分的保護,苗太妃也只能是投鼠忌器。

至於直接下旨絕婚,李韋不相信這孤兒寡母的敢這麼做,要知道臺諫的人可不好惹。

等李韋離京去赴任之後,李皓這邊的人選也基本選定了。淪

前往應天府的人,都是當初跟過李皓下江南的,在聽話方面還是不錯的。

不過經過這次,李皓越發覺得手下無人可用,下定決心一定得調些人回京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