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知識學到力量 作品

第二十一章 我要娶曲泠君?(第3頁)

這話一出,李皓腦袋真是湖塗了,這自古以來世家大族聯姻都是常事,可還真沒聽哪個皇帝說這事斷了可惜的。

畢竟皇帝不都是應該擔心世家大族盤根錯節,然後又以姻親關係來掌控地方局勢,以此結黨的嘛。

梁無忌聞言也是疑惑問道:“不知陛下此言何意,可是有什麼想法?”

文帝答道:“哦,我只是認為若是曲、梁兩家結親之事不成,那為何不換上一換,讓曲、袁兩家結親呢。

畢竟袁家這兩位公子,才學品行都是上上之才,與昌安君都算佳配。”

這下在場眾人就不止疑惑了,而是徹底傻了眼,尤其是李皓自己,怎麼都沒想到自己原先只是想著把曲冷君救下的,可咋那麼就變成這個情況了。

雖然文帝嘴上說的是袁家的兩個公子,可就前面那番話,不明顯就是在說自己嘛。

李皓的第一反應便是拒絕,這倒不是說李皓討厭曲冷君什麼的,而是李皓下意識的就覺得自己冤枉。

本來在知否世界就是莫名其妙讓皇帝給指婚了,怎麼換了個世界又變成這樣。

結果還沒等李皓開口,文帝便先發制人,對曲家父子說道:“袁、曲兩家交好已久,袁家公子的性情品行如何,想來你們也都是知道的,你們覺得他配不配的上昌安君。”

曲太公這會還沒從這意外中回過神來,還是曲恩林在旁邊輕拍了他一下,他才反應過來,回道:“這品行自然是配的上的,只是這……。”

“既然配的上就行。”還沒等他說完,文帝就直接打斷了曲太公的話,轉身就對李皓說道:“那你認為昌安君的品行可否成為袁家新婦?”

李皓能說什麼,總不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配不上吧:“以昌安君的品行自然是綽綽有餘的,只是……。”

然後不出意外的就被文帝給打斷了,直接總結道:“我看這事確實可行,於三家都是有利的,那便由朕去信一封到徐州去,替你將此事告知袁州牧。

好了,今日之事已了,我也就不留你們在宮中用膳了。”

說完,直接就走,順帶著還把宣皇后和太子也給拉走了,留下在場眾人面面相覷,不知這到底是為了啥。

眾人傻愣了一會之後,才在內侍的提醒下出宮,只是出了宮門眾人也未曾散去,而是一同去了曲府,商議看看這是什麼情況。

畢竟這事不好在梁府談,萬一被梁媼母子梁尚沒娶成的人,被文帝指給了李皓,只怕這頓鬧騰輕不了。

而袁家那邊李皓終究來的少,裡面的人也沒具體清點,為了保密需要也不好去。

等眾人在曲家坐定之後,卻還是一陣沉默,最後李皓坐不住得問道:“陛下今日鬧得是哪一齣,目的是為何,難不成僅僅是為了斷絕太子的念頭。”

說實話,這個問題也確實困擾著眾人,畢竟要是為了斷絕太子念頭,這能嫁的人多了,為何要專門指定李皓。

梁無忌想了想說道:“今日在場的只有皇后與太子,越妃與三皇子俱都不在,加上陛下今日幾次三番提到三家的姻親之好,讓我們不要破壞關係。

莫不是想讓我們來支持太子,以抗衡景枡諸臣。”

曲太公聞言回道:“最近朝堂並無什麼動靜,你這個猜測是不是牽強了些。”

梁無忌回道:“朝堂上雖說並無動靜,但這底下卻不是風平浪靜,試想一下誰會去傳我們兩家和太子的消息。

這些事情我們能想到,陛下自然也能想到,那為了增加太子的力量,有此作為倒也合理。”

李皓直覺上卻覺得不是因為這個,便說道:“不對吧,若真是這樣,那陛下就應該讓太子納……。”

話說到這裡,李皓突然發覺曲冷君也在,便將後面的給嚥了回去。

但這意思,其他人卻也都是明白了,一時間這裡又陷入了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