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305/305491/128500255.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四面間諜-第43章 紅狐之謎09,靜默文學
策馬荒原 作品

第43章 紅狐之謎09

 果然是一隻狡猾的紅毛狐猩!小漁村雜貨鋪開張才三天他就找到了我,還查出了分佈在雜貨鋪周圍的敵特聯絡點。他是怎麼做到的呢?還有,王叔叔臨行前向我口述的新的接頭暗號,又是誰在第一時間傳遞給李子榮的呢? 

 其實,程峰與李子榮約定的接頭暗號,是從《三民導報》、《中央日報》和《新民報》三份報紙的尋人啟示欄中刊發的內容拼接而成的。三份報紙按“三-中-新”的順序,每週二的尾版尋人啟示欄中刊出。週二當日如果是單號,那麼接頭暗號便按“1、3、5、7、9”隨機拼接;週二當日如果是雙號,就按“2、4、6、8、10”拼接。三份報紙分別分段刊出,綜合拼接而成。 

 “蒲明公留英歸,在前天國際金融……”這是刊發在《三民導報》尋人啟示中的內容,當天的日期是單號,按照暗碼編排,便是“蒲公英在天際……”取前面六字。刊發在《中央日報》尋人啟示中的內容為“飛兄,翔弟他日會同指教引導……”取前面五字。刊發在《新民報》尋人啟示中的為“鳥喚兒泣,回望家鄉的歸路……”取前面七字。三份報紙各刊一條,分段刊出,取門牌號657為字數,合而為一,神不知、鬼不覺,就算高明的破譯專家,不得要領,也難以破解。 

 這個秘密是當年程峰在上海被捕,由史濟美輾轉押解到南京,後來被李子榮救出。兩人分別時,相互約定的接頭暗號,只有程峰和李子榮二人知曉,林小芳就是想破了腦袋也不知道暗藏在報紙裡面的玄機,更別說其他局外人了。 

 李子榮不僅從三份報紙的尋人啟事中獲悉了新的接頭暗號,還得知林小芳近期會前來南京與他聯絡的情報。由於林小芳中途下車,改走水路到達南京,在時間行程上耽誤了兩天。特務處南京總部各區行動股有一項例行的工作,便是每週更新一次各區各條街道上商鋪變更的消息,提供給情報股分析研究。主管特務處情報部門的鄭介民,將李子榮安插在情報股副股長的重要崗位上,第一時間便接觸了商鋪變更這類消息。當“小漁村雜貨鋪”的信息出現在商家名錄欄裡,李子榮便識破了林小芳的小把戲。 

 為了確保林小芳的安全,在“小漁村雜貨鋪”開業的當天,李子榮以巡視為由,找了個藉口溜出情報股,化裝成黃包車伕,對“小漁村雜貨鋪”的周邊商鋪進行了摸底,並找出以往的商家備案信息和情報檔案逐一對照、排查,查出了特高課、調查局和特務處在夫子廟街區周邊布點留下的破綻,以及相關信息。 

 林小芳掛出招聘店夥計的海報不久,就有四個人前來面試。招個店夥計本來是件很小的事,卻出現了偏差,令林小芳猝不及防。前來面試的人中有一個就是張樺。當林小芳看見張樺走進小漁村雜貨鋪大門的那一瞬,心中著實吃了一驚。她突然想起來,她在上海閘北區地下聯絡站與張樺從未照過面,只是在新亞酒店程峰的房間,從屏風的縫隙裡看見過張樺。自已尾隨張樺到蘭花衚衕132號,化裝成黃包車伕和要飯的乞丐,張樺不一定能認出真正的她,內心便安定下來。 

 張樺也沒有當面見過林小芳,他只是從李一明提供給他的一張相片裡認識了她。那張相片裡有十七個人,是林小芳剛加入培訓班時與學員們的合影,這也是她生平第一次照相。而當時給學員們照相的正是身為培訓班後勤主任的李一明。張樺雖然與林小芳打過照面,但他見到的只是化了裝的林小芳,那個一臉黝黑、帽子遮住了大半張臉的黃包車伕和五官骯髒、幾乎扭曲到變形的乞丐,除了林小芳自已,一般人根本認不出她來。 

 四個前來應聘的人員當中,除了張樺,有一個是調查局的眼線,另一個是特務處的暗探,還有一個是李子榮專門派來協助林小芳工作的地下聯絡員。 

 林小芳知道來者不善,為了打消外人的疑慮,讓別人知道“小漁村雜貨鋪”就是一個純粹的雜貨店,賺點小錢過日子的那種,她決定把戲做足,假戲真做。林小芳在特工培訓班學習的時候,有個同宿舍的學員叫張翠芬,是東北人,耿直心腸,火辣性子,跟林小芳十分要好,是結拜的異姓姐妹。兩人課餘拉家常,張翠芬打開話匣子,把林小芳的耳朵都快磨出繭子了。林小芳決定假借東北人的身份來掩飾自已,於是,她化了一個濃濃的妝,把自已的眉清目秀全都掩蓋起來。 

 “你們四個都給我聽好了,阿姐姓林,名叫翠芬,是一個正正經經的生意人,是從東北那旮旯逃難逃出來的。阿姐的家在東北烏蘇里江邊一個不怎麼出名的小漁村,聽我爹說半條烏蘇里江都是我們林家的。我爹是當地的漁霸,全村的漁民都得給我家交魚租。姐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回想以前的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滋潤,是相當的富足。九-一八,日本人來了,佔了東北,燒了我家的房子。我爹拼了他那條老命,才把我送到關內。我一路逃啊,逃到了南京,不想再逃了。我就用我爹留給我的首飾換了點錢,想做點小生意,就開了這間雜貨鋪。名字還叫小漁村,就是想家的意思。我原來想自已一個人幹,又當老闆娘又當夥計。可一個人實在是忙不過來,便想招個夥計。我只招一個勤快點的、心眼好的、有眼力見的,可海報貼出去,一下子來了兩雙。這咋整啊?我想了又想,為了公平起見,我決定把你們四個分成兩組,你們兩個一組,另外兩個一組。一個組上一天班,兩人同臺售貨,以當日的盤點結算為準。勝出的一組再分開來單獨售貨。誰賣的貨多,受顧客歡迎,我就留下誰。” 

 林小芳的一番訓示,滴水不漏,令四個前來應聘的人心悅誠服,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