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不該出現在考場的人
蔣小七面色很快恢復自然,這四年自己外表變化很大,那人不一定能認出。
可父親和他曾經是同窗,這幾年外貌幾乎沒什麼變化,在考場裡若是遇見,很可能認出。
現在不能和祖父還有爹說這事,會影響他們考試狀態。
至於那人為何會在這,就得讓林峰師傅來一趟京城了,畢竟當初的事是林師傅去辦的。
正好,開春後林師傅要運送一批水泥進京,到時候就讓林師傅留京一段時間,順便查一查這人。
當下家中幾人順利入場會試才是最重要的,這件事只需要私下查明,再做應對。
再就是保護好家裡人,免得這人真的過了會試,找自家報復。
貢院外人頭攢動,考生們在差役的導引下排隊入場,每個人都是帶足了三天的吃穿用度。
畢竟三天一場,這三天中途是和鄉試一樣,不能中途出場的,中途出考場,考試資格便作廢。
入貢院時,考生們需要帶夠足夠三天用的吃食。
簡單生火的爐子、碗筷、木炭等生活必需品,還得自己帶上被褥進入考場,畢竟京城春季的夜晚還是挺涼的。
鄉試的考場各個省都不一樣,有些好些,有些就很簡陋。
作為京都貢院,在這方面就稍微好一些,不會有漏雨的考舍。
不過蔣小七還是給眾人準備了統一的竹筒和油布袋子,這也是從院試就傳下來的習慣。
考場雖然不漏風雨,但每一個考舍還是非常狹小的,考生需在這樣的環境中吃喝拉撒加考試答題,累計坐滿九天。
進入考場後,考生經過點名會得到一支領卷籤,憑藉此籤找到自己的考號,並領取試卷。
此時的大周貢院不設置茅房,考生的排洩物也是出考場的第三天有統一收夜香的人收走。
所以考生這三日要忍受自己的排洩物的味道,和在“臭號”考試也沒什麼區別。
考試開始後,考生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答卷,即使提前答完也要等到統一的收卷時間和統一的出考場時間。
蔣地主找到自己的考舍後,順利領到考卷,此時天色尚早,蔣地主便將隨身帶進來的陶爐生上火,先燒些開水。
孫子特別交代了,不能引用生水,如果來不及燒水,就算渴著,也別拿生水對付。
蔣地主問了箇中原因,聽到解釋後決定堅持貫徹孫子對會試的指導方針,嚴格執行具體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