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肉丸子超級瘦 作品
第331章 鄉試畢,風波起(第2頁)
國用有節,則賦稅可輕;民財不耗,則蓄積可厚。
輕徭薄賦者,養民之政也。徭輕則民力舒,賦薄則民財裕。
民力舒而財裕,則生養遂而教化行矣。
是故,欲富民者,當以農桑為本,工商為輔,節用愛民,輕徭薄賦。四者並行,則民富而國安矣。
若捨本逐末,重工商而輕農桑,侈靡無度,賦役繁重,則民貧而國危矣。
洋洋灑灑,揮毫潑墨。
寫下了自己並不是完全認同的一篇策論,放下筆,不著急謄抄。
一些未盡之言,並沒有立刻寫進去,他不知道主考官是個什麼性情。
雖然有很多系統提供的資料,但是這位學政大人很是與眾不同,少有政論公開發表。
關於富民,他還想說,不同情況不同分析,不同的國情、時代、文化背景等等都會成為影響國民收入、職業選擇的因素。
比如農業已經非常發達的國家,應該適時開發第二產業,將農作物通過工業製作成價值更高,更方便售賣的衍生品。
比如一地盛產小麥,除了售賣小麥、麵粉之外,還能不能通過工業深加工製作出諸如“餅乾、麵包、乾脆面”等小食品呢?
現代社會當然是可以的,很多盛產小麥的地區,都有自己的食品加工廠。
在快遞行業發展起來後,你在網上甚至可以買到肉夾饃、熱乾麵、涼皮和烤饢。
農業和工業發展飽和的地方,則可以考慮發展第三產業,如旅遊業。
古代和現代的確有很多不同,但相同的是,人們都喜歡從自己呆膩了的地方去別人呆膩了的地方看看。
別人家地裡的苞米比較甜,別人家的月亮比較圓,別人家的媳婦比較……,咳咳,扯遠了。
總之,旅遊業發展起來的話,也能大大增加當地老百姓的收入,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最好是農業不撒手,工業並肩走,旅遊業和他倆手牽手。
不過這些如果寫進策論裡,也許就沒指望這一次登上桂榜了。
無他,實在不符合大周當前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