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何以甚 作品

第十八章 武夫(第3頁)

    “此路不通”的讖語,從此被打碎了!

    如吳詢、舒惟鈞這樣的武道巔峰人物,更是看得清楚,換成他們任何一個人,都做不到王驁此等程度。

    因為這時候他們才看明白,武道發展到現在,底座還不夠厚實,還沒有真正臻於極限。他們已經超越過往武者,但還沒有走到真正進無可進的位置。

    今天邁出這一步的,不管是誰,都會墜落。

    唯有王驁,還能如此地接近絕巔。

    他們必須要認可,也真正地認可了,王驁就是天下武道第一人。

    所以兼修兵武如吳詢-->>
                                         
,也奉上敬意!

    吳詢揮戈之後,又有一山飛出。

    那是北境崛起的武夫,長得文質彬彬的曹玉銜。

    其人輕甲負弓,身長手長。不聲不響地拔起武道二十六重天的極限高峰,屹立在與吳詢、舒惟鈞平行的地方。

    他只是一翻手,長弓已經在掌中。此弓纖長,瞧來很是輕盈,有一種稍稍用力就會將其折斷的脆弱感。令人懷疑,它能送出多麼驚人的箭。

    曹玉銜隨手一拉弦,弓已滿月,箭似流星——

    “武夫曹玉銜,為王驁開路!”

    離弦只有一聲微不可察的響,彷彿生恐摧殘了此弓的纖身。

    但這一箭飛出之後,頃刻咆哮如龍捲,翻滾怒海,撲開視野中的一切,生生將正在聚攏的永恆迷霧,又再一次貫穿了!

    王驁眼前,一片澄闊。他眼中的山影,一霎間變得十分清晰,巍峨具體。

    他踏上吳詢送出的那一峰,登上更高一階,眺望更清晰的絕巔,而身前又有一峰起。

    那是一個錦衣玉面、細扇懸腰的男子,活脫脫四體不勤的模樣,叫人很難信任他的武力。

    但是他巋然在這武道世界裡,不比哪一個武道宗師站得低。

    他的扇子比一般的扇子要細,也比一般的扇子要長,乃是隕鐵所鑄,不展開的時候,像一柄重尺。

    他不論風花雪月,不嘆春秋易悲,只在山巔抱拳,遙對王驁的背影——

    “武夫姬景祿,敬天下武道第一人!”

    在過去的數十年,確定的現在,以及可以預見的將來,王驁無愧此名。

    今天姬景祿不為任何人而戰,只為心中的武道,獻上武者的尊重。

    武道的世界荒涼嗎?

    或許現在是的。

    但是並不寂寞。

    古往今來,總有武夫攀登。

    六合八方,總有武意共鳴。

    今天這四位武道宗師站在“此岸”,站在王驁最先出發的位置,其實根本看不到關於“彼岸”的一切,只看得到一個墜落的武夫。但他們相信王驁已經看到了,相信王驁能夠抵達。

    也奉上武者的敬意,貢獻屬於自己的力量。

    他們與王驁沒有任何交情,為武而已。

    而王驁,往前走。

    他的確不曾想過,通往武道絕巔的最後這一段路,竟然會走得這樣輕鬆。

    當世另外四位武道宗師,聯手為他護道。

    他往前一步,更上一階,當他踏過姬景祿所送上的武道之峰,他的絕巔,已近在眼前。

    在這最後的時刻,他沒有嘶吼,沒有吶喊,毫不激烈。未有高歌狂飲,不曾悲泣過往,只是抬起腳來,輕輕一躍——

    他踩過的那些武道之峰,接連墜落。過往落足的痕跡,連接昨日、今日和明日。他的身體狀態,仍然沒有恢復到巔峰,但他輕鬆扛住了最後一段極道苦旅的重壓,穩穩地……落在了實地。

    這是多麼輕描淡寫的一步啊。

    過往的長夜,過往的苦楚,彷彿微不足道。

    今後的歲月,今後的人生,是隔世的風景。

    道歷三九二八年除夕。

    武夫王驁,踏足絕巔!

    從此修行世界,翻開新篇。從此武道世界,開闢新天!

    站在武道絕巔上的王驁,表情卻是前所未有的平靜。

    他在絕巔回首,看到的不止是另外四位武道宗師的面容。他看到的是那漫長歲月裡,一個個前赴後繼的身影。

    他看到的是一條起初狹窄、起點極-->>
                                         
低,而越來越寬闊、越來越抬高的路。自平地赴長嶺,於荒丘立高原。

    蜿蜒萬里始見峰,方知人間有絕巔。

    這一路好漫長!

    這時他才明白。

    他於生死關頭,在無邊迷霧海里所看到的那座山……

    那座山其實是不存在的。

    或者說,那座山本來不存在。

    因他而存在。

    自此而永在。

    武道絕巔,孤峰兀立。

    從此雄佇人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