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景 作品
第234章 稀罕幹實事的人
家家戶戶都就準備了豐盛的吃食,喜氣洋洋地,準備去向自家的老祖宗們,稟報這個天大的喜訊呢!
瞅瞅!這還沒到三十兒呢,大家夥兒早在二十九的晚上,便開始樂顛顛地收拾起年貨來了。
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難以抑制的興奮之情,甚至有的激動得整夜都無法入眠!
要說這三合村,怎麼就突然如此人才輩出了呢?
有人打趣說,莫不是這裡點了文曲星的老窩,把它們全都一窩端給帶回來啦!
當然啦,這話也只是說笑罷了。
並沒有人當真。
實際上呀,這背後真正的原因在於當今的國君,乃是一位極其注重務實之人。
這位國君不僅喜愛那些辛勤勞作、努力賺錢的百姓,而且還特別稀罕,擅長推動郡縣的發展與建設的人才。
所以現如今的科舉,沒有太多文化題目,大部分都是關於民生的。
他們這位君主十分清楚,在當今這個時代背景下,國家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關鍵時期,急需大量的人才投入到各項事業當中去。
國家迫切地需要眾多具有實幹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建設者挺身而出,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
需要他們積極的投身於土地開發工作之中,將一片片荒蕪之地變成肥沃良田;要精心規劃並建造完善的水利設施,確保水資源得到合理利用與有效調配;還要引領廣大民眾共同致力於農業領域的發展進步,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科技化邁進。
國家並不需要過多那種只會誇誇其談、不識五穀,不懂方圓,徒有虛名卻無實際行動的人。
那些一味拘泥於陳舊觀念、思想迂腐僵化的所謂“學者”或“專家”,對國家的發展並無太大益處。
還有那些成天只知道耍嘴皮子功夫,而不肯腳踏實地做事的人,即便有一兩個能偶爾給他帶來些許樂趣,但數量一旦多起來,就很可能成為阻礙國家前進的絆腳石,甚至會貽誤國家的大好前程。
而自從村裡有了王春花之後,情況就變得越發不同尋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