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跟集(第2頁)
布攤上人倒是不少,時不時傳出問價聲和討價還價聲。
因為地理位置比較方便,寧平縣是絲綢之路上西北往來中原、南方的必經之地,集市正好處於這古絲綢之路的主道上,所以往來的不僅有周邊村民,也有很多服飾各異的過路商人。
紀滿川抹一把汗,看著人來人往的集市,對紀永靈道:“靈兒,跟好爹。人多,別擠丟了。咱先去藥鋪看看。”說完拉著車擠進人群。
紀永靈絲毫不敢懈怠,她看著眼前這一群群晃動著的人們,他們大多面黃肌瘦,粗布麻衣,艱難盡顯其中。
也有一些衣著破爛的乞丐,手裡還拿根棗木棍,端個破碗,滿臉麻木的在土坯房的鋪子前慢慢挪動,祈求好心人發發善心。
當然還有一些身著絲綢長衫、打扮富貴的有錢人,顯得與這坑窪不平的街道不相配,他們主要穿梭在後邊的土坯房鋪子裡。
紀永靈緊跟在架子車旁,內心有些害怕,不是怕走丟,是怕這個貧窮落後的時代。
到了一家掛著“懸壺濟世——徐氏醫藥館”牌匾的藥鋪門口,紀滿川放好車子,讓紀永靈看車,自己先進去看看。
不同於縣城主城區的醫館,這家醫藥館開在集市上,主要給像紀滿川這樣的平民看診賣藥,也會少量收一些村裡人送來的藥材,價格公道,在這一帶口碑很好。
藥鋪裡已經有幾個人等著抓藥,抓藥學徒見紀滿川進來,便問:“客官,看病還是抓藥?”
紀滿川四下看看,滿臉討好的笑笑,問:“小哥,你家東家在不在,收不收黃芪呢?”
學徒上下打量打量紀滿川,說:“收是收的,客官稍等。”
紀滿川見學徒去喊東家,就出了門口,小心從架子車上捧出黃芩,帶著紀永靈再次走了藥鋪。
紀永靈打量著藥鋪內部,只見藥櫃上擺滿了各種藥材,有她認識的,也有她不認識的。
藥鋪左邊靠窗的一角,有個老大夫在看診,正捋著鬍子給面前的人號脈。
藥鋪裡瀰漫著一股淡淡的藥香,紀永靈有些恍然。
紀永靈曾經的爺爺奶奶也時常會採摘一些中藥曬在家裡,家裡也有一排這樣的老式中藥櫃,曾經自己也幫爺爺奶奶曬藥、碾藥。
不一會兒,一個穿著長袍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看來就是這家藥鋪的東家。
紀滿川見東家過來,微微彎腰忙道:“東家好,這是我和娃娃在溝裡挖的黃芪,真真的黃芪,您給看看。”說完,把手裡的黃芪遞了過去。
藥鋪東家打量了一番紀氏父女,接過紀滿川手裡的黃芪,仔細端詳了片刻,又低頭聞了聞,點點頭,道:“是上好的黃芪,不會有假,年份也足,你打算怎麼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