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大西北的端午
雖然她這具身子的本能讓她很快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包括說話、行為方式,就好像她就是以前古代的那個紀永靈。
但是一旦涉及到醫療方面,她那根深蒂固的學院思維又佔據上風,好像她還是後世那個在醫院救死扶傷的紀永靈。
她反覆在心裡默唸,這是古代,這是古代,這是皇權至上、以地主階級為統治基礎的中央集權時代。
.......
不知不覺,端午節也到了。
五月端午這天,天還沒亮,楊氏等人就已經下炕,清掃庭院,給各個窯洞打掃除塵。
紀老爺子將新鮮的艾葉和柳條懸掛在各個窯洞的門框上,連豬圈也都享受到了同等待遇。
楊氏拿出雄黃灑在“耍活子”(香包)和花花繩上,然後給家裡幾個孩子一一佩戴。
雖然生活不富裕,但是美好期許還是要有。佩戴“耍活子”就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祛邪納福,保佑孩子健康平安長大,樸素而原始。
紀永靈和紀永寧兩兄弟算是大孩子了,除了腳腕和手腕上佩戴花花繩以外,胸前只被楊氏掛了幾個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蛤蟆、老鼠、蛇形狀的“耍活子”。
而紀永安和紀永茹兩個小孩子,屬於被偏愛和被照顧的,衣服前襟後背都掛上了百獸百蟲百禽模型的“耍活子”,寓意百毒不侵。
紀永茹揹著一身的“耍活子”,給這個顯擺顯擺,給那個炫耀炫耀,那一直抿著的小嘴巴,配著翹著的小下巴,簡直美得不行。
紀永靈作為大姑娘,額外還得到了一個“五毒”裹肚(肚兜),就是肚兜上繡了“蛇、蜈蚣、蠍子、蚰蜒、蟾”五種毒蟲,寓意辟邪祛邪。
雖然她是不會穿這個肚兜的,但是不妨礙她欣賞,這些五毒蟲不像後世那種平面刺繡,它們都是用“破破”(碎布)捏成毒蟲形狀,再繡的上去的,所以很是立體形象。
這裡的端午不像南方,既沒有熱鬧的賽龍舟,也沒有敲鑼打鼓,更沒有規定森嚴的拜祭宗祠。但是村裡的孩子額頭上、耳背後都抹著一片兒淡淡的雄黃,手上腳上戴著五彩花花繩,身上掛著濃濃香草味兒的“耍活子”,在村裡跑來躥去,也算是另外一種熱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