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散人 作品
第241章 豬胰子
紀永靈將從賣肉攤子上買回來的那些下腳料切成小塊,放入做飯鍋旁的中號鍋裡,藉著做飯大鍋裡延伸過來的火力慢慢熬煮,並不斷攪拌使其融化。
賈蓉花看紀永靈拿著擀麵杖在鍋裡不斷攪動著,生怕她又像之前紀滿慶那樣,把鍋再給搗爛了,於是主動接過擀麵杖,幫著攪拌。
等到鍋裡的油脂完全融化,紀永靈將已經碾碎、用細籮篩過的藥材粉末倒入油脂中,然後繼續小火熬煮,讓油脂和藥材粉末充分融合。
一直等到油脂與藥材粉末融合得非常均勻,紀永靈將旁邊大鍋底下的柴火熄滅,讓豬油膏自然冷卻。
等豬油膏涼的差不多,但還沒完全凝固,紀永靈趕緊把這些冷卻後的豬油膏裝入乾淨的“胖茶壺”葫蘆裡,讓它們繼續在葫蘆裡凝固成細膩的膏狀,就成了她要的面脂。
其實剛剛在油脂熬煮結束前,紀永靈本想加些花椒末,這樣做出來的豬油膏還有殺菌和止癢的作用,秋冬天搽身上最適合不過。
不過現在家裡的花椒麵都是去年的陳貨,還是等過幾天,新的花椒紅了採摘下來再說。
當然製作這豬油膏的時候還可以往裡加些蜂蜜,質地更細膩柔和,效果也會更好。畢竟蜂蜜可是經過後世驗證,具有保溼、防腐和抗氧化特性,能夠有助於延緩皮膚老化。
但是現在的蜂蜜都是野生的,少而貴,她實在捨不得。
過陣子倒是可以做一份苦楝葉的豬油膏,用來抹手抹腳,能預防手腳裂開。別說在大西北,就是以前她讀書的南方,冬天裡寢室還有同學凍得腳後跟裂滿口子。
其實除了做面脂,古代穿越四件套(肥皂、玻璃、水泥和火藥)裡的肥皂她也會做,但她只是想了想就作罷。畢竟寧平縣又不是南邊富庶之地,肥皂做得出來,也要能賣出去才行。
“消費水平建立在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之上,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提高?消費水平的前提是居民收入增加。”後世的這些理論,她在網上經常看到,可以說是耳熟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