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散人 作品
第490章 紙坊
紀滿川和紀永靈來回這一趟,總共花了近十來日時間。
回來後,家裡的房子大體已經基本完工,兩個院子的大門都已經裝上了。
在紀滿慶的一再要求下,紀滿川滿足了他找鄭秀才題寫門樓的願望。本來紀滿慶想要“耕讀第”幾個字,但紀滿川覺得自己家也沒出過讀書人,萬一以後子孫不會念書,題這幾個字平白讓人笑話。
於是,在鄭秀才的建議下,兩個門樓取“迎祥納福”的吉祥寓意,分別題“迎祥第”和“納福第”。紀滿川是哥,自然是“迎祥”,紀滿慶的弟,只能取“納福”。
題上字的院門樓子,雖然沒有城裡大戶人家大門的氣派,但也顯得方正大氣。
院裡的木匠還沒走,依舊在院子裡幫忙打製門窗、傢俱。
縣城裡也有傢俱鋪子,但是成品的傢俱價格都貴一些,普通人家都會自己準備木料,請木匠上門來打製。
莊戶人家用的傢俱也簡單,四四方方的裝衣箱子、長條凳、正方靠背椅、裝面的長方大面櫃、洗臉架子……也不雕花、刻字,做起來不是很費工。
墨斗、鋸子、刨子……木匠用的這些傢伙什家裡都有。這些傢俱,簡單些的紀滿川自己也能打,就是沒有木匠打得精細美觀。
眼瞅著天氣已經大熱,油菜籽都要收了,紀滿川是沒工夫自己上手了。
他和紀滿囤、紀滿慶三個人,在給屋子裡頭的牆壁抹泥,還要平整地面、鋪方磚。等弄完這一切,門窗安好,傢俱搬進來,兩家人就可以入住這充滿泥土芬芳的土房子了。
傢俱要打製的慢些,等所有房間的門窗都安好後,老紀家的土坯房總算完工。
歷時三個多月,兩個院子,總共二十多間房,總算全部收工。這裡的每一塊磚,每一片瓦,每一個基子,都承載著一家人的心血和汗水。
許多年以後,已是滿頭白髮的紀滿川和紀滿慶,他們時常拄著棍,站在屋前屋後,仔細端詳著這些土房土牆,時常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