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www2/jsonfs/290/290712/124844131.json):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jingmowx.com/read.php on line 102
我在香江繼承了一家酒樓[八零]-第 9 章 跟您回家(第3頁),靜默文學

第 9 章 跟您回家(第3頁)

 嶽寶華剛才還暗歎孩子思慮周詳,這會兒她多思多慮到,不願意去港城,讓他心裡難受。若是自己真另外娶了老婆成了家,她這麼做確實是站在他的角度為他著想,可她沒想過她自己嗎?

 “你為我考慮,那你自己呢?你不想去港城?”嶽寶華問孫女。

 嶽寧把枸杞放在箱子蓋上。

 在這個時代,港城對內地人來說有巨大的吸引力,她媽拋夫棄女,無懼驚濤駭浪,賭上性命遊海而去。

 然而對她這個上輩子成長在新世紀的人來說,港城固然不錯,內地也是機會遍地。

 她對自己的未來早有打算,別看她爸爸是個廚子,對讀書有執念,一直認為讀書識字是做好任何工作的根本,就是做廚子也要識字,學校基本不上課的日子裡,也不許她落下功課。如果說她爸只能叨叨讓她好好唸書,那麼同樣在這裡改造的莫伯伯,那是美國回的一句就是:“囡囡啊!我們再做一道數學題哦!做好了,伯伯給你讀一首宋詞,好不好呀?”

 有這麼一尊神抓她學習,就算她不恢復記憶,參加高考,考上大學也沒問題。

 七七年高考恢復,她就報名參加高考,那年高考沒有宣佈考分,在七八年上半年分兩批錄取,第一第二批都沒自己的名字,明明考題對她來說太簡單了,想來應該是政審的緣故。她倒也不著急,打算七月再戰,天知道,剛好碰上羊瘟,他們這一片的羊群都發熱,爛嘴,腹瀉,她跟本就跑不開。

 今年已經她已經報名高考,心裡一直忐忑,千萬別再出么蛾子了,直到廣播裡傳來全體脫帽,她再也不需要為這方面的擔心了。就希望羊也好好的,自己也沒病沒災,順順利利。

 她打算好了,先讀大學,再走上輩子的路。

 上輩子,她被譽為承包海外華人及老外燒臘飯的女人。

 在讀研的那段時間裡,她跑了很多地方,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口味上有普適性的廣式燒臘,為什麼就不能像麻辣燙、牛肉麵,乃至沙縣小吃這樣,有一個代表性的品牌?

 有人跟她說廣式燒臘對食材要求高,燒鵝要用清遠黑棕鵝,也有人說廣式燒臘很考究師傅的手藝,粵菜酒樓都會重金聘請燒臘名師,很難做到統一。更有人說廣式燒臘講究的是人情味,屬於老廣的獨有情調。

 這些都有道理,但是剔除高端餐飲的頂級口味,蘊含情懷的追求,想要傳播廣,工業化、標準化,可複製是必須解決的問題。

 她開始了創業,她的燒臘品牌確實能打,拿到投資後,店面在全國鋪開,而為她帶來鉅額利潤的是海外市場,國內大酒樓的燒臘作為冷碟,燒臘小作坊遍及街頭,她的店有名,卻也不至於是想吃燒臘,就想到她的店,而且激烈競爭下利潤微薄。

 而在國外,她把燒臘飯做成了有確實有中國味道,又適應外國人口味的中式快餐,爆款單品叉燒飯,全球單日售賣超過兩萬份,後來更是推出了火爆,但是也被罵上熱搜的玻璃脆皮燒鴨飯,網絡熱議,為了迎合當地人的口味,被改得面目全非的燒臘,還能說是老廣味道嗎?

 很多廚師踩著她的菜,賣起了正宗廣東燒臘來,一時間廣東燒臘在網上爆火,人們去大街小巷探尋正宗廣府味道,順帶踩一下她的燒臘不正宗。

 那又怎樣?又不耽誤她財源滾滾,公司估值節節攀升,擠入富豪榜。

 錢賺多了,人膨脹了,面對網絡說她不懂粵菜的聲音,她不爽了,公開宣佈要開一家高端粵菜酒樓,親自坐鎮,主打一個用心做菜。

 網友坐等她開,要打她的臉,結果這家酒樓門庭若市,她不得不開啟高端餐飲品牌線,在中國和東南亞等地區開了十八家門店。

 後來,她又尋了山清水秀的地方,開了一家有門檻的餐廳,主打她親手料理,往來都是各界名流大佬,他們要求越來越高,也將她帶得對食材十分挑剔,沒有好食材,她拒絕做菜,她越是挑剔,那幫子人越認為她的菜值得等。

 不知道老天是不是認為她太不惜福,所以才讓她來了西北,在龍躉、帝王蟹夢裡才有,鮑魚海參想都不要想,就連牛羊都是國家的地方。

 好在改革開放了,有上輩子的經驗,這輩子她總能起來的,起來了不能再像上輩子那樣了,以後可別挑食材了。

 言歸正傳,現在爺爺對爸爸心存虧欠之心,但是到了港城,他家裡有老婆,有兒孫。她去港城,侵犯的是他們的利益。她這個沒有相處過一天的孫女,怎麼和幾十年陪伴的老婆、兒孫相提並論?

 這點微薄的祖孫情,能耗上幾天,與其到時候,情分全消,還不如不去。還是按照自己原定的計劃,參加高考回城。

 思慮停當,嶽寧點頭:“港城是好,可是我去了會給您添很多麻煩。現在改革開放了,去也有機會,我開個燒臘攤,應該能養活自己。”

 “你會做菜?”嶽寶華有些意外。孩子五歲來到這裡,這裡物資匱乏,哪有機會給她學?

 看吧?她爸是個手藝很好的廚子,爺爺都不信她會做菜,別說是高考了,不解釋也罷。

 有一年過年,爸爸把她養了很久的鴨子給殺了,給她做燒鴨。她轉在爸爸的褲腿邊,看他調製脆皮水,聽他無奈地說這裡很多香料沒有,等爸爸烤好了鴨子,她當時信心滿滿說自己也會了。

 她吃得狼吞虎嚥,見她喜歡,她生日,爸爸去買了一隻鴨子,這次她非要鬧著她來做燒鴨,爸爸拗不過她,讓她試試。

 她一步步做下如果她在粵城,如果她能好好學,一定能成最好的廚子。

 後來爸爸總是攢雞蛋,攢肉票,教她做菜,她總是能一次學會。

 那時候她驕傲,認為自己是天才,記憶覺醒後,她知道那不過是上輩子帶來的手藝。

 嶽寧堅定地說:“會啊!爸爸說我做飯很有天賦,一學就會。我原來就想,回城後先擺攤賣燒臘飯或者豬腳飯,賺了錢開小飯店。”

 嶽寶華見小丫頭如此自信,當年自己學廚,十二歲拜師,十八歲出師,已經是幾個師兄弟裡,算是天分高的,廚師這個活,那是一次次練出來的。一學就會?真是孩子話。不過想要學廚藝總是好的。

 他伸手摸嶽寧的頭髮:“傻孩子,爸爸說你天分高,那肯定高。但是學廚哪裡是一朝一夕能學會的?還有爺爺在港城就一個人,當年出去,外頭艱苦,我讓你爸爸跟你羅爺爺學手藝。本想著等我掙下一份家業,再接你爸爸出來,誰知道時局變幻,國門關了。我後悔沒把你爸爸帶身邊,只能天天盼著國門開。這一等就等了這麼多年,我沒有其他家人了,只有你這麼一個血親。你要是留在粵城,難道我們祖孫要繼續骨肉分離?”

 爺爺沒有再成家,他一直在等國門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只是她準備了這麼多日子的高考,莫伯伯還等著她考去上海。

 嶽寧猶豫,卻見爺爺又拿起了爸爸的照片。

 爺爺這把年紀得知兒子沒了,孫女還不願意跟他回去,難道讓他孤零零一個人回港城?

 只能說她和高考無緣吧!嶽寧想來想去下定決心:“爺爺,我跟您回家。”

 作者有話要說